第2章 黃衫女子(1 / 2)

蜀道上,一小道士孑孑獨行。雖說長得不是很出彩,但那一雙眸子卻是靈性盡得。此時他稚嫩的臉龐上已略微見汗。

古人雲,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這大概便是那些名宿大儒的成功之道,但是這一切要是對一個初出茅廬沒見過什麼大世麵的趙陵來說還真是扯了個淡。

活了二十年的趙陵從來沒有下過蜀山,對於山下的一切更是無從了解。走在愈來愈窄的蜀道上,趙陵不由得摸了摸扁平的肚子,這倒是自己失算了。

趙陵在下山以前想到了要帶銀子,想到了要去和前輩先人告別,甚至還想到了把那隻自己最喜歡的小烏龜送給關係最鐵的二師弟,但是怎麼也沒有想到這一路下山路途遙遠沒有點幹糧是萬萬不行的!

苦著臉,趙陵也隻好禦劍去山澗摘了些野果子匆匆果腹。

要說這蜀山一脈,可還真不是那些騙人騙錢的無良道士能比的,單單是這蜀山不傳之秘太淵劍訣就被天下評為不世出的仙家絕學,更是排上了當世典籍榜的前三。

亂世之中不乏一些欺世盜名之輩。靠著一點點小手段便行走江湖騙錢的有,靠著一副出彩的皮囊騙色順帶騙錢的亦有。但江湖總還是江湖,少不了宵小之輩,也少不了武道的扛鼎大家。

西平棠溪坐落在大秦王朝的南方,當之無愧地是大秦王朝南海的定海神針。正如《戰國策》裏對當時的名劍描寫的一樣。

“天下之劍韓為之最,一曰棠溪,二曰墨陽,三曰合伯,四曰鄧師,五曰宛馮,六曰龍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幹將。”

會斫琴者,必會操琴,而會操琴者未必會斫琴。正是這個道理,所以這千百年來棠溪不僅盛產名劍,更是盛產有名的劍仙,當今一代家主高平便是這一代的鑄劍用劍大家。

聽說這棠溪劍塚的主人在今年的月旦評裏麵還取得了天下第八的不俗排行,而他的佩劍也和他的名字一般樸實無華,三尺。

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樸實的人,樸實的劍,卻在天下占了一個不樸實的位子,高平也是一臉苦笑。

卻說趙陵用的這一手禦劍術當真是平穩無比,蜀山的劍講究的就是穩若泰山,平如江海。手掐疾字決,背後承影踉蹌一聲出鞘。禦劍講求的就是心意所至,劍之所到,而趙陵此時雖剛剛登堂入室,算不得什麼禦劍大家,但禦起劍來也是頗有一些得心應手的意思。

手中掐著劍訣,心意指使著飛劍去刺上幾枚野果子帶了回來,趙陵便席地而坐,用青翠的袍子擦了擦野果便準備下口了。

“兀那小道士,為何偷摘我家的果子?”

正略微張嘴準備下口的趙陵冷不丁的聽見了遠處傳來了一聲嬌喝,便堪堪停下了,心裏並無惱意而是略微的有些好奇地抬起頭來看向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