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宮特立獨行的地位從太宗聖祖分封那一刻,就烙在了學宮的骨髓裏。
它雖在神都之側,卻從不屬於神都,甚至不屬於天元帝國所有。
元泮學宮的封地,囊括了書山和遠處學海在內的總共兩郡之地,也就是兩萬平方公裏的國土。
就在神都一側,夾在神都和貫通世界的大河元江之間。
和其他封國由血脈親屬繼承不同,元泮學宮每代的山長是由學宮中的所有教職工和在讀學子共選產生的,而若是山長在執掌學宮期間表現的名不副實,或者對學宮造成了重大的負麵影響,其山長之位也是可被聯合推翻的。
因為學宮不能有自己的武裝,山長要想把位置坐穩靠的要麼是可服眾人的德行要麼是心有山川之險胸有城府之深,無論哪一種,都能夠把學宮帶向更好,這就足夠了。
在太宗帝的宏圖中,聖堂是隱修處,是天資卓越卻一心隻願獻身天道不留戀世間紅塵者的歸屬地,是秘密的研究機構,是無數殺手鐧的塵封地,立足在世界之中,心和眼卻在世界之外。
元泮學宮,就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端影響貫穿世界整個文明史的綜合大學。
這一大片土地,全由學宮自己搗鼓,帝國不能絲毫插手。
幾千年下來,在無數代山長的帶領下已發展成一個奇特的“大學國”,大學城已經不足以形容其巨大了。
除了之前視線中的幾處精華之地,屬於學宮封地的兩萬平方公裏之地沒有一寸浪費閑置的。早就被學宮精心規劃了各種用途。
最初,此地隻是一片荒蕪,太宗帝扔給第一任山長就讓他們自己玩去了。
他隻給學宮定下了一個無與倫比的招生範圍。
天元界所有國家封國的繼承者所有表現出超卓才智的民間子弟,他都號召各國君主將他們送來元泮學宮進修。
絕大多數國家都不打折扣的遵從了,也有一些懷疑這裏邊有些別的企圖,從而敷衍行事,派來的要麼不是真正的少君要麼就不是真正的超卓智士。
太宗帝看在眼裏,卻沒有理會,大概他心中隻會一聲嗬嗬,質子這麼的手段我怎麼看得上!
曆史也證明了這點,那些前來元泮學宮進學,有最得太宗聖祖真傳的一批大師甚至宗師們做導師,與世界各地最傑出的人一起砥礪切磋。
在這裏,他們能接觸到超越時代甚至超越世界的先進思想和學識,他們放眼看到的是全世界,他們結交的也都是世界下一代的掌舵人。
要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一張網,那世間再沒有比這更宏大的了。
他們進修回去後,就像帶回去了神聖的火種,指引大道的真經,讓世界性的種田偉業更加深耕細作。
而這,就是太宗帝的目的,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那些搞鬼的國君很快嚐到了苦果,他們的國要麼很快被身邊那些取經回來迅速崛起壯大的國所欺淩吞並,要麼就被以前送去學宮做敷衍用的歸國之人奪權篡位逼宮,他們唯一被後世謹記的價值,就是違逆聖祖心意會是個什麼下場。
聽著鄭教導的講述,走在學宮的石板路上,比之前大宗令對他的泛泛而談,皇帝陛下更多了許多感悟。
開闊眼界,砥礪切磋,增長智慧學問,除此之外,學宮還霸道的將世界分成了兩個圈子。
這世界有無數的國,也有無數的圈子,而學宮劃出的這個圈子,即便不是最大的,也是最大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