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有大福船,還有很多艘海滄船:福船型中的第四號稱為海滄船,和哨船差不多,比福船稍小,吃水約七八尺,風小時機動,配合福船。武器裝備有千斤佛郎機4門.....。
經過一個小時的清點,孫浩已經對這裏停留的船隻數量有了了解,寶船兩艘,大福船56艘,小福船42艘,其他大大小小的艦船全部加起來一共446艘,出了大船停在水裏以外,很多小船都是停在沙灘上,停在水中的船隻全部被鐵鏈鎖在岸邊的石鍾|乳上,同時船中的船錨都是拋在河裏,以防止山洞漲水衝跑這些艦船。
同時,孫浩也在造船坊裏麵找到了建造船隻的技術圖紙,工藝資料,還看到了《天工開物》這本傳說的書籍,上麵記載的有各式各樣發明。有了這些資料,孫浩相信,隻要經過努力,自己以後也能建造船隻,同時還可以在10萬武極大陸女子中詢問一下,看看有沒有會建造船隻的,不過孫浩沒報太大的希望,這些女子身手是不錯,但不一定會有建造船隻的。在古代,女子一般都不幹這些粗活。
不過在改造這些艦船的同時,得把這些艦船全部弄上岸再說。這些艦船雖然10來年時間每人管理,表麵顯得有些陳舊,但保存的卻還算完好,出了有些用細竹篾或蒲草葉子編織的風帆破爛之外,其他的保存都很不錯。
孫浩看到這些艦船的風帆都是硬帆,硬帆一般都用細竹篾或蒲草葉子編織,硬帆的好處是綜合效率高,可以圍繞桅杆旋轉,甚至可以完全的利用各個方向地風,單位麵積的硬帆和軟帆相比較硬帆對於風力的利用遠大於軟帆,但是由於硬帆自重過沉,越大的船帆也越重,所以帆麵積會小於軟帆的西方船。但西方船的軟帆有個最大的缺點就是因為帆麵的綜合效率低,他要把桅杆建的非常高才行,而桅杆過高隨即就又帶來了桅杆的強度問題,為了增加桅杆的強度,又必須在桅杆上綁上眾多的繩索,來增強桅杆的強度,這樣的話,帆麵就無法像中國式的硬帆一樣圍繞桅杆轉動,有一部分的風他就無法利用上,就是利用上了也由於它是軟質船帆的原因利用效率極其低下。
自己隻要交易一些蒸汽機過來,把這裏的艦船全部改造成蒸汽和風帆混合動力,再把這些艦船用鋼板,螺釘這些加固,完全就是19世紀的鐵甲戰艦,再配上先進的火炮,花幾年時間把海軍訓練出來,那自己這支艦隊走出去,這個世界的海洋就沒大英帝國,葡萄牙,荷蘭,法蘭西,西班牙海軍的事了,孫浩心裏美美的想到。
不過得把一些桅杆鋸掉,自己完全不需要那麼多桅杆。孫浩看到寶船上竟然12根桅杆,這些桅杆不但巨大,高度也有15米左右,這桅杆多了還真是個麻煩事,船隻上麵到處都是麻繩,看起來相當糟亂。寶船上最多留下6根桅杆,那些福船最多留下兩根桅杆,有了蒸汽機作為動力,這些桅杆的作用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
孫浩雖然沒找到大明後裔朱慈炯轉移過來的財寶,也沒找到鄭大爺的寶藏,但找到了這批艦船,孫浩無疑把這批艦船看的比那批財寶還重要,自己目前最需要的不是財寶,而是戰船。不過稍稍有些遺憾的是自己並沒有造船工人,這些艦船雖然很大,但造型卻不理想,特別是那寶船和福船,完全就是一個長方形的盒子,很不利於海中航行。想要建造更好的戰艦,隻等以後把造船工人找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