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健全工業三(1 / 3)

在短短的20年左右,華夏軍隊在全世界掠奪人口總共超過2億人成年男人,如果加上女人和小孩的話,差不多超過4億人,當時世界總人口也不到14億,除了華夏的4.5億多人口,差不多消耗世界其他人口總量的一半,如果加上和華夏戰爭犧牲的人或者因戰爭而死的人算起來的話,新的華夏基本上消滅世界人口6億多人,等華夏統一地球後,世界人口(或者華夏人口)總人口不到8億,而大漢民族差不多有6.4億人,世界沒有任何王室和宗教等組織,隻有一個稱呼——華夏,信仰華夏新道家思想。

在華夏1991年乾隆34年(西曆1770年),胡斐的基地事業取得紅紅火火發展,得到了北麵除了烏拉爾山脈以西地方,全部歸基地所有,南麵的中南半島、東南亞和澳洲等地歸基地所有後。

南北兩個地區發展沒有因為戰爭而停下,而是因為戰爭而發展,光是從這些地方俘虜過來的人就達到2000多萬,成年男子達到1200多萬,為基地的各項事業作出重大貢獻,公鐵兩路完成三分之一,各類型的廠礦建設完成了大半,後期由於人力資源解決了,發展更加快了,由於有基地和基地其他的廠礦的支持,很多企業發展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比後世的深圳還要快10倍,當年的深圳發展沒有技術和資金,人員的素質也沒有基地強大,基地這些年有各種類型專家、工程師、技術員等就達到600多萬和無數的先進機械設備,而且還在很很的大肆的研究和造各種機械設備,城鎮化建設也跟上腳步,在北方由於氣候原因,所以沒有南方快,居家設備等都比南方慢,房屋裏麵的各種暖氣設備必須俱全,不過基地有後世的先進的太陽能技術,在一些方麵有所改進,適用於一般人用。沒有大規模的建造火電站或者用煤來取暖(用鍋爐設備來製造暖氣等),北方的空氣等都得到極大保持原生態。煤隻是必要的需求才開采出來使用。

北方沙漠地區一直基地重點治理的問題,自從基地控製蒙古和東北後,基地就從北海(後世的貝爾加湖)開挖大型引水渠,開挖的水渠要求最小地方寬100米,深20米,這樣的水渠引水到東西蒙古、甘肅、陝西和山西等地,目的就是改變華夏內地的缺水和氣候,把沙漠變成綠海,也改變一下北方的的交通,由於開挖得早,加上有好的機械設備,現在水渠已經修到庫倫以南的50公裏處,總長度超2000公裏,都是分段開挖(這些地方主要還不出現沙漠的地方,所以可以分段開挖,但是到沙漠地區就必須的放水了,在邊緣1公裏地方內種植上樹苗,否則開挖不了,你挖好有可能又被沙子填埋,所以帶沙漠後,一邊開挖,一邊種樹)。

這個時候,基地根基內華夏內地的大沙漠地方,水渠分三條路,一條向西南一直修到甘肅的入張掖的黑河,一條修到後世的包頭入黃河,一條修到錫林郭勒盟入柴達木的內陸海,借此改變華夏中心地帶的水源和氣候,基地培育的樹苗也跟著水渠修到那裏,樹苗就栽種到那裏,現在已經栽種3億多棵樹苗,基本上沿著水渠兩旁的10公裏範圍內種植,在很多地方栽種一年以上的基本上是一片綠色通道,由於人力和設備的原因,沒有向水渠的兩旁延伸,等到修通後或者人力設備足夠後,可以向水渠的兩旁延伸,胡斐相信要不了10年,華夏除了西域省和西藏地區的沙漠外,其他地區的沙漠完全會變成一片**的綠海,那時候華夏可以說:‘我們人力定天’,當然西域和西藏的沙漠也是可以製止的,等到基地的科學家研究出大威力、沒有汙染的核武器,可以打通向喜馬拉雅山脈,讓印度洋的暖空氣進入到內地,那麼這兩個地方氣候環境也可以改變的,現在主要的是改變北方的環境。要不然向後世那樣,北方總是發展不過南方,後世南方汙染很嚴重,一直到2028年才根治完。而北方想發展就連被汙染的水都沒有,後來搞了南水北調工程才基本解決,但是還是不能根治北方的水源環境,像柴達木沙漠、沙哈拉沙漠等,主要的水源不夠,但是現在有了北海,完全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北海是後世世界公認的第一淡水湖,加上現在的沙漠化也沒有後那麼嚴重,人口也沒有那麼多,也沒有出現亂砍亂伐的現象,所以還是很容易的,等到華夏統一後,再從喜馬拉雅山的雅魯藏布江引一條河水到黃河,使黃河的水從各個分叉地方流向需要誰的地方。

像這樣的改造,也隻有基地才有這樣實力,各種機械設備物資、糧食和人力等都不是問題,糧食基地多的是,糧食基地基本上是從中南半島和東北得來解決,基本每一年都要餘很多;機械設備基地的各個工廠和總基地等都可以製造也不缺,人力更是簡單,直接到界外去俘虜去,要多少有多少,順便還可以增加地盤等等,所以像這樣的大工程,就這麼短短的五年就開通到庫倫,也算是一個一個奇跡吧。

後世的南水北調共總共不到6000公裏,計劃50年,最後由於科技發展,也花了將近38年,在胡斐穿越的時候還沒有完工,隻差幾年完工,前後花了差不多8000億元(計劃是5600多億,後來物價和人工費上漲,征地拆遷等,所以多花2000多億,加上拆遷的時候很難做,大家都真的,後世的官場有多黑暗,多花2000多億又有多少用於建設呢?)。

南水北調共工程前期的科技沒有基地現在的發達,還有就是各水渠開挖都是用的是挖機什麼的,不像基地現在用的是開挖機,一台開挖機,可以開挖寬20米,深5米,一個小時如果是路麵施工的話可以向前挖5米,如果是隧道的話可以開挖2米,所以開挖比較快,現在已經挖了1000多公裏,已經延伸到了沙漠地區50多公裏,相信用不了幾年就可以完成這個曆史壯舉了。

前文提到開挖機,主要當時的需要,加上基地的主機上有這樣資料,加上基地的科學家研究一下,就達到要求,不要小看基地的研究,比起後世要快的多,向後世研究這樣東西,後世中國在基地那樣的資料的情況下都花費5年,而基地的科學家都從新學習,也才花費短短的2年,如果按照後世那樣的學習和研究時間算的話,基地差不多花40年的時間(學習進度平均按20倍時間算),所以這期間基地的很多科技都超過後世的中國了,取得成果也是非常喜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