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越來越熱,我們回去吧?”秀文看看天上越來越讀的日頭,皺著眉頭,說道。
羅致華也跟著她,看了看天,“好吧。”
兩個人相伴著,一起往回走。秀文的家在村子的南半部分,羅致華的家,是在村東頭。把秀文送回了家,羅致華就自己回去了。當然,捉到的魚兒,也給了秀文。羅致華害怕見了秀文的爸媽,還要客氣一番,就沒進門,直接把魚給了看大門的老李頭。饒是這樣,秀文也是著實的客氣了一番。
本來,以他們兩家的交情,以及秀文和羅致華從小到大的感情,秀文實在是不必這樣客套的。但是,她這個人,一向文雅有禮,跟誰都客客氣氣的,跟羅致華,當然也不例外。
羅致華一進門,先喊了聲,“媽,爸,我回來了。”致華母親答應著,撩開竹製門簾,走出堂屋。
“這大熱的天,怎麼還往外跑?”致華母親責怪道。
“我去遊泳去了。對了,我爸呢?”羅致華接過母親遞過的毛巾,一邊擦汗,一邊踮著腳,往父母的窗戶看去。
“不用看了,沒在家。”致華母親收回毛巾,順勢一揮,輕輕打了致華一下。
“奧。”致華掀著門簾,就要往屋內走,正在一隻腳門外,一隻腳門裏之際,又回過頭,“幹嘛去了?”
“還能幹嗎去?不是說好了,你哥今兒帶著小龍,從上海回來嗎,你爸到碼頭接他們去了。”致華母親說道。
羅致華奧了一聲,打開門簾,進屋去了。
致華母親看著晃動的門簾,搖搖頭,說道,“這孩子,就知道玩。唉,就這世道,不玩,還能幹嘛呢。”
河邊的小碼頭上,致華父親已經等了有一個時辰了,河道中,還是沒見有船的影子。致華父親也不管天熱,太陽毒,站在碼頭的台階上,手搭涼棚,往河中遠望。
站在碼頭蔭涼處的一個過路客商,看著致華父親站立不安地神情,問道,“老鄉,在等孩子啊?”
致華父親回頭看了他一眼,見對方衣著整潔,神色正派,也不疑有它,點了點頭,卻沒有答話。
過路客商倒也沒在意,好像是自言自由的說道,“現在局勢這麼亂,還是少往外跑。”
致華父親注意地看了他一眼,說道,“走親戚呢。就回來了。局勢再亂,也犯不著我們普通百姓這兒。”
對方看了致華父親一眼,沒再說什麼。
也就是兩個人對答著,說了幾句話的功夫,遠遠的,看見了船的桅杆。致華父親臉色高興起來,他看了過路客商一眼,使勁的朝著遠處的小船揮手。
羅致偉站在船頭,看見父親等在碼頭上,也用力的揮著手。船艙內,小弟羅致龍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那兒。
船一靠岸,羅致偉矮身撈起纜繩,扔給父親。
致華父親穩穩地接住纜繩,係到岸邊的石柱之上。
羅致偉回身艙內,拉著小弟羅致龍,從船頭跳上岸來。他先看了看岸上,見有人在,也沒說什麼,隻是對著父親點點頭,說道,“走,回家。”牽著弟弟羅致龍的手,大步走去。致華父親後麵緊緊跟上來。
三個人走到沒人的地方,致華父親才問了句,“上海那邊,最近怎麼樣?”
羅致偉停下腳步,卻沒回頭,“不好。山雨欲來,風滿九州。各方勢力混雜在一起,加上外國人從中推波助瀾,形勢很是令人擔憂。”他搖搖頭,繼續走,但卻放慢了腳步。
致華父親歎了口氣,但卻沒說什麼,跟著走了。
致華母親正在院中常春藤下的陰涼處,為孩子們縫補衣物,聽見門響,趕忙放下針線活,站起來。
羅致偉牽著小弟的手進來,看見母親,喊了一聲,“媽,我們回來了。”
致華母親先拉著小兒子的手,上下看了一會兒,攏在懷裏,然後衝著屋內喊,“阿華,你哥他們回來了。”
羅致華正在屋裏寫字,手裏的毛筆揮灑著,剛剛寫道篇末,聽見母親的聲音,手腕一擰,做了個漂亮的收筆動作,然後,把筆往筆架上一個,答應了一聲,“知道了。”跟著,推開椅子,就往外跑,差點跟進來的大哥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