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往雲南(1 / 2)

大家聽說過賭石嗎?

所謂賭石,便是剖開石頭表麵的皮殼,去賭石頭內部所生的玉的玉質。

可以賭的石頭有很多,包括雞血、田黃、和田、瑪瑙。而業內對於賭石,所說更多的則是翡翠原石。

因為時常有新聞傳出,芒市哪哪哪切出一塊滿色冰種的翡翠,價值千萬。瑞麗哪哪哪一塊開窗滿色入價千萬的翡翠,結果切開一文不值買主當場跳樓。

所以一提及翡翠原石,恐怕很多人都會覺得,那是神秘而且昂貴的,沒個百萬身家,根本經不起這搏命豪賭。

而其實這東西翡翠原石,翡翠原石並不像常人眼中的那樣神秘,價格也並非想象中的那般百萬千萬。現實生活之中,但凡有古玩城的地方,就會有賣翡翠原石的店鋪。

而神奇的某寶某貓上,同樣有賣翡翠原石的店鋪。幾千幾萬的很多,十塊二十的也有。至於說那些翡翠原石是不是真的,除卻哪些做皮的料子外,其他的料子基本上都是原皮。

購買他們的人,都有著自己的一個圈子,而我們則將這個圈子稱之為玩石。這個圈子的人,並不是拿命豪賭,更多的是自己的興趣愛好,去享受切漲切跨那一刻心情的跌宕起伏。

哪怕是專業的賭石行家,也很少會出現拿自己身價性命去放在一塊石頭上。

因為就算對於行業而言,縱然是七分眼力,但是還有三分運氣還得去看老天了。

而至於翡翠原石,價格為何相差如此之大。我也是因為一塊石頭,才了解當初的原因。而也因為這塊石頭,我才逐漸的走入了這個圈子。

2011年,那一年我才十六歲。

我老家在鄂東南的一座小城內,父母都屬於事業單位的員工。那一次是單位工會組織的旅遊活動,我跟隨父母來到了雲南。

而在這裏,我接觸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塊翡翠原石。

不過在看見翡翠原石第一眼的時候,我還是十分失望的。

因為那黑黢黢的樣子,簡直就和我們家壓泡菜壇子的石頭一樣。

出於玩的心態,花了一百七十塊錢,切了其中的一塊黑蛋。而切出來的結果,讓當時我的喜出望外。

用手電筒打在上麵,綠油油的一片,看起來極為誘人。而工作人員還在一旁告訴我爸媽,說我們發達了,竟然切出了滿色的翡翠。

當時的我們還是信以為真,喜出望外的回到家後還將石頭藏了起來,說要當成傳家寶。

半年之後的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將石頭的照片發在了網上。

原本是出於炫耀的心態,但是別人的評論卻猶如一盆涼水直接潑在了我的腦袋上。

油青、肉粗、底子灰、裂多、棉大!

這個時候我才知道,我手中的這塊石頭並不值什麼錢。而我也是第一次知道了這個有著黑色外殼的石頭的稱呼,莫灣基公斤料!

而正是因為這一次進入貼吧,卻仿佛是將我拉入了新世界的大門。

我幾乎每天,都在貼吧混著,看著別人發的知識貼,講解貼。

隨著各種理論知識不斷的充斥在我的腦海當中,翻砂,底子,脫沙等名字我也是逐漸的了解了其中的意思。

我開始在貼吧上,嚐試著去評論別人的石頭。一開始的時候,還是顯得十分小心翼翼,生怕評論錯了。在回帖的後麵,還要加一句,小白無知不要介意。

而到後來,發現我的很多評論正中這些石頭切開後的表現,我的膽子也大了起來。

而別人的一句句大神求指點,也是說得我有一點飄飄然起來。而到這個時候,我除了第一次旅遊買的那塊石頭外,依舊沒有賭過任何石頭。

直到高三畢業,我以三分之差無緣本科。對於複讀或者說專科,我選擇的是拒絕。

讀書對於我而言,已然是失去了興趣。與其浪費一年的時間,還不如去外麵闖一闖。

就這樣,我揣著父母給的五千塊錢,誇下了一句混不好再也不回來的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