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手電相對於看原石的強光手電而言,最大的劣勢就是在於光線不強,以及無法將光線聚集起來。
所以,沒有辦法具有太強的穿透力,來利用光線去查看內部的料子的變化。
這恐怕也就是“張哥”在當時,覺得這個賭注自己贏定了的原因之一。
不過手電既然有的話,總比什麼都沒有強上態度太多。
從微弱偏散的手電光所反射的光線來看,這個料子的霧層應該並不薄。較厚的霧層,倒是減少了大馬坎料子內部變色的風險。皮殼較薄的地方,整體呈現一個黃霧狀態。
而較厚的皮殼地方,雖然有存在變種的可能性。但是整個皮殼的色並不會是雜,並沒有什麼廯的出現,這也間接的說明,很多帶色的元素可能並沒有滲入進去,也沒有紅霧的表現跡象。也就是說,整體的料子,應該還是屬於一個較厚的黃霧。
內部的話,因為滿黃的可能性在這個料子上很難有這種可能,底部大多的情況下,應該是以一個白底黃霧為主的料子。至於其他色的話,存在的可能性太小了。
想到了這裏,此刻的我開口道:“料子白底,底色稍微偏灰,黃霧較厚,有較大機會可能取一個滿黃掛件,或者說,整體做一個滿黃的把件也是可以的。”
說完了這裏,我倒也沒看“張哥”他們的神情,繼續去看手中的第二塊大馬坎了。
相對於第一塊大馬坎,這一塊料子雖然小上一些,但是整體皮殼的表現,看起來是相當的複雜。
雖然說可以稱之為水石料子,但是料子的整體還是存在有些許翻砂的跡象。
出現在翻砂皮殼上的東西,雖然看著像霧跑皮的紅霧,但是其實上也是水石皮殼的存在。
一道鐵鏽痕,將整個料子的皮殼一分為二。打燈的話,除了薄薄的一層水石皮殼可以看得出來些許的表現外,其餘翻砂的地方,則表現並不怎麼明顯。
這料子皮殼上錯綜複雜的表現,倒是會讓料子的底色顯得很混亂。
水石皮殼的地方打燈的話,底色泛青,但是並不是那種顯得很邪的油青,應該是屬於一個白底的料子,因為底子稍灰的原因造成的。
料子的霧層應該不會很厚,有點紅黃霧雙色霧的意思在裏麵。
關鍵就是那一條鐵鏽帶子了,這種帶子存在的很多種的可能性。
有一條紅線直接進去的,而有的則會在裏麵因為鐵離子的作用,而導致出現色帶的可能性,這也並不是沒有這種可能的。而我曾經也看過外麵是鐵鏽帶子,但是裏麵絲毫不受影響的。
所以鐵鏽的出現,其實是這一塊料子當中存在的變數。
又拿著手電,在石頭上麵照了一下。很快,這條鐵鏽帶子的最後一種可能性,首先是被我所排除掉。
因為手電雖然不是強光的,但是燈光打在石頭上麵,在鐵鏽帶子的附近,還是有很深的阻光性可以感覺的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