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蘇醒(2 / 2)

在慣性的思維定式裏,男性自然充滿著攻擊欲望和暴虐的占有欲,最重要的是他們從來不缺乏攻擊性,隻是可惜的是在實驗陷入失敗僵局的情況,內亂似乎是爆發了,盡管資料很模糊,但許飛宇有理由相信內亂必然是爆發。

而且實驗方應該屬於弱勢群體,也可以理解成,在實驗完成時,實驗室已經失去了翻盤的可能,更主要的是實驗室的核心靈魂人物,似乎應該叫馬爾代夫的一個人,當然這可能隻是一個家族的姓氏,也更可能這隻是一個代號。

畢竟科研實驗和文學創作,很多時候他們的靈魂人物用的都是一個代號,這也正如聯邦著名的科學巨人“G博士”他當然不姓G,G隻是一個代號,事實上他全名所有字母裏沒有任何一個是用G開頭的詞組。

這樣做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為了低調,畢竟一項科研成果誕生肯定會帶來些利益,而這些利益如果過大足夠讓一些利益熏心的人鋌而走險去攛掇這枚果實或者是獲得成果。

正如聯邦從踏入宇宙開始的晶石技術,為了這項技術死的恐怕不在四位數以下,這項技術被聯邦把持了整整半個世紀,直到某一艘帶有晶石技術的船被擊沉,但自動銷毀係統又因為一些很奇妙的原因沒有啟動,最讓人歎息的是,一個關鍵性的設計人才居然在非常時期反水了,於是一係列原因造就了晶石技術的外泄。

然後令那些花費近半世界想獲取這項技術的人最終發現,原來他們想找的代號S的主管人才居然會是一間街邊小雜貨鋪的老板,直到這位老板去世後,也直到這項技術再也沒有可隱蔽價值時,聯邦才體麵的給這位靈魂人物追授了一枚聯邦迄今為止最大的獎項和榮譽。

幽暗十三侍從被關進第二宇宙很大程度上說明馬爾斯人已經掌控了熟練穿梭在平行宇宙的技術,而大概是感覺到實驗失敗產物的威脅性,他們選擇了放逐,在失敗的實驗品沒有徹底蘇醒的情況下選擇了放逐。

這裏麵可能有私心,大概是不忍,也可能壓根就沒有時間,也或許這項生化實驗還有改進的餘地,但不願意讓技術泄露,原因自然是多樣的,但到底是什麼,沒有資料許飛宇也判斷不出來。

而這也僅僅是權杖裏儲存的信息所得到的結論,具體的可能會更複雜。

許飛宇也隻是略微思索後就不在去想了,盡管他更願意相信十三侍從是在被欺騙情況下關進第二宇宙的,但許飛宇此刻要麵對確實一個即將蘇醒的人。

跳動的心髒已經趨於平緩,那不是平靜而是暴風雨到來的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