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走,做生意去!(1 / 2)

進入五月以後的蝦夷島,已經沒有刺骨的寒風了,甚至在往南邊走的時候,還能感到一點點溫暖的春風。

騎在駿馬上的我,就這麼迎著春風前進,雖然有些疲倦,但還是掩飾不住的興奮。

因為我此時已經可以看到遠處劄幌城的城牆了。

我當然不是一個人來的,我的身後還有九個小夥伴,還有整整三百的騎兵,外加五百的步兵和五百個趕著驢騾的農夫,整整五百輛趕製出來的大竹廂車,裏麵可是裝著我的秘密武器。

猜不出我是來幹什麼的嗎?

好啦好啦,我來告訴你們吧,寶少爺我是來劄幌城做生意的。

以前我不曉得打仗是打什麼,現在有了幾次經驗之後,我才清楚的知道,打仗除了拚人之外,還要拚後勤,誰的糧食多,誰的獎勵多,誰就能獲得更多的先機。

一個吃不飽的軍隊和一個吃飽喝足的軍隊打仗,士氣和戰鬥力那是有明顯區別的。

一個窮得連盔甲都沒有的軍隊和一個軍官們揮舞著金小判表明獎勵的軍隊打仗,士氣和戰鬥力那更是有著明顯的區別。

由於處在北方,蝦夷島並不富饒,就連武崎友鵬這樣的三城之主,也不能說自己治下的民眾能吃飽肚子,大米小麥的就不用說了,那絕對的是軍糧和貴族們所食用的,普通民眾也隻有種植的時候才能看上幾眼。

更多的時候,民眾們都是靠小樽城的海軍去收過路費的間隙,捕撈而來的魚蝦蟹來獲得食物罷了,就這都還不能每天吃。

原因無它,小樽、劄幌和千歲城的城裏差不多有七萬人,城外也有三萬人,如此總人口就差不多有十萬,十萬人一天消耗二三十萬斤魚肉是隨隨便便的,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捕撈,但這樣一來,海軍還去收不收過路費了,還為不為武崎殿下掙錢了?

就算有民眾願意去自己捕撈,但他們的輪船太過微小、質量又不好,隻能在近海幾裏捕撈,而且稍微遇到點風暴就會船毀人亡,所以連漁民們也無法保證溫飽,就更別說那些內陸的民眾能獲得多少魚肉了。

說了這麼說,我隻想說明一點,小樽、劄幌和千歲雖然說不上很窮,但絕對的不富裕,除了那些權貴能吃飽之外,軍士們最多也是養家糊口罷了,更別說那些普通的老百姓,能辛苦的勞作後一家人不餓死,就是他們最大的幸福。

平日裏都是這樣,那作戰時,三大城池的軍隊要消耗的糧食,簡直可以讓囂張跋扈的武崎友鵬,都忍不住想夜夜大哭一場。

要說平日裏普通的軍士們每個月領的俸祿,就隻夠買到三斤糧食的樣子,加上老婆還做點農活兒,一家人吃喝不愁,可也不算寬裕。

但到了打仗的時候,軍隊裏麵從上到下,沒有一個不卯著勁兒的吃喝,每天每人不吃個三五斤糧食,拿點賞錢,就不會在作戰時努力。

這已經是蝦夷島乃至旁邊的東瀛三島的常態了,平日裏苛刻一點軍士們還能忍受,但如果想要我賣命打仗的話,對不起,沒有合適的報酬,誰願意為你拚死拚活啊?

錢的方麵還好辦一點,在劄幌城的旁邊,就有一個小型的金礦,雖然不大,可還是非常夠用的,三五天給軍士們一枚金小判的賞錢,武崎友鵬也不會太過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