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有雪,又加上大家都很小心,幾百米的距離,還是走了不少的時間才到達。
兩方人馬在相距三米的地方停下。
我也看清楚了對麵的兩個將領,一個身軀雄壯,雙手碩長;另一個臉很長,嘴巴也很大,看起來有些怪異。
雖然他們穿著簡單的皮甲,可那顧盼之間的鎮定氣質,十足的鐵血軍人。
他們同時也看清了師父和他身邊的一群高大凶惡的羅刹壯漢們,老實說,第一次看到這麼多的羅刹軍士,兩人都暗自倒吸一口冷氣。
而瞧見師父的一身明顯和東瀛人不同的大宋文人的裝扮,他們也不覺將居高臨下的氣勢收斂了一些。
曆來在太平的時候,讀書人的地位都是要高於武夫的,這從古至今都非常的適用,絕對沒有例外。
當武將開始地位彰顯的時候,那麼一定是國家危難的時候,或者國家給予別的國家以危難的時候。
現在兩者都不是,東瀛在藤原家族的統領下,比較的太平,大宋和大遼也已經一二十年沒有打過仗了,大家都喜歡上了和平的日子,不喜歡打打殺殺的。
不隻是他們,一群本來趾高氣昂的東瀛武士們,在看到必須要仰頭仰視的兩百多羅刹巨漢後,也不由自主的蜷縮了一點身體——娘的,這些還是人嗎,一個差不多要比我兩個還要高了,到底吃的是什麼東西啊,要是我能吃點就好了……
或許是生活在島上的緣故,東瀛人的個子一般比較矮小,比起九州距離不遠的高麗人,都要矮小許多,所以這也是他們的自卑心很強的原因。
遇到連大宋人和大遼人都要甘拜下風的羅刹人,他們的鬱悶,自然是可想而知。
“在下波田軍波田出羽右少史路益。”
“在下津輕軍津輕陸奧少外記開盛。”
兩人也是心智堅毅之輩,見狀輕咳一聲,拱手正色的自我介紹道。
他們都是三十來歲,身軀雄壯的是津輕開盛,長臉大嘴的是波田路益。
我一聽就知道這才是兩個真正有著東瀛國封號的官員。
右少史和少外記,都是東瀛國正七位上的官職,這才符合他們的身份,因為波田家族和津輕家族,都不是什麼大家族,在寒冷的北方,就連他們的主子也不過是從五位的小官,並不是京都那裏的公卿如走狗一樣的泛濫。
像是武崎友鵬的上國守,是正四位上的官職,而他所在的蝦夷島,連東瀛國國主都不承認,更何況是這個官職了。
不過現今的東瀛也有些奇怪,真正有權勢的人,比如說這些大名們,官位都還非常的低;但那些官位非常高的,什麼正一品、從二品之類的大官,通常都是在大阪府、京都府和奈良府裏麵呆著,就吃一點朝廷的俸祿,哪裏比得上大名們的土霸王日子的舒服?
我琢磨的時候,師父也沒有失禮,淡淡的鞠躬道:“在下大宋國四川道秀才沈寒,見過二位殿下。”
師父拱手行禮的姿勢,比他們要規整得多,彎腰到頭發能垂到胸膛上,雙手微微抱拳在頸部,根據我所知,這就是見過平輩人的行禮方式。
大宋國在周邊國家的威勢,那可是不小,特別是中原大地風流人物無數,說句話都是香的,就連大遼國那麼強盛的國度,那也得學習中原人的文化和詩詞歌賦,有大宋的有名大儒過去,還得以弟子之禮伺候著,更別說東瀛這種小小島國了。
而大宋國的秀才,因為考上了朝廷的考試,被錄入了名冊,那已經是吃喝不愁的了,也是非常的有地位,成為一方鄉紳也是指日可待,故而更是不到萬不得已,是絕不會流落到異國他鄉。
一聽麵前的居然是大宋國的秀才,早就有所猜測的兩人,臉色一正,聲音也溫和了許多,“沈殿下,能此處相遇,真是幸會!”
大宋國的秀才,找遍整個東瀛國也不會有多少,他們兩個正七位上的小官,真的是比不上人家。
特別是在這個東瀛非常缺乏自己的文化,一味的抄襲和模仿中原大地文化的時候,人們就更是如此。
沒看見許多九州和四國的女人,經常坐在船上在海上飄蕩嗎?
那就是去跟大宋的海上兒郎們去借種的,因為所有的東瀛人都覺得,大宋的種比他們的好!
要不是現在他們有任務在身,說不得肯定要擺下酒席,向秀才閣下請教一下中土大地的繁華富饒和名士風流了。
“幸會幸會。”沈寒淡淡的一笑:“兩位來此,是有何貴幹啊?”
此刻,在我的手勢命令下,我們身後的兩百多人,全部齊齊的讓開了來,露出後麵二三十米外,整整齊齊的數十個方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