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俸祿和大建設(1 / 2)

改名為三國城的事情,已經是水到渠成,沒有任何的問題。

唯獨是各種條令律法的出現,引起了大多數人的注意,因為這裏麵牽涉到他們的具體利益。

首先第一點,三國城共有三位城主,擁有者也是三位城主一家,這一點,自然是毫無疑問的。

然後數下來第二點,城主以下是各級的首腦。

包括長老會的五位長老,負責民生事務的協調和處理,凡是有了糾紛和需要判罰的時候,就找他們。

三軍的家老分別是霸爺兼任海軍家老、勞倫老爹兼任步兵家老、山崎賢雲任騎兵家老。

三個老媽、姐姐和全美妍,組成了後勤調配主管部,掌管著所有物資的調配、運用,以及安排好民眾們的各項工作,她們手下的一百多名先前的女奴、現今的各級主管,就分別料理各種具體的事務,鍛煉出來的她們,做得頗為得心應手。

上述的人員的職責,也沒有什麼引起爭議的,事實上本來這些就是他們的職責,隻不過是職稱變化了而已,別的和之前並沒有兩樣。

真正讓大家最為關心的,還是關於俸祿的方麵。

東瀛的大名們給自己手下發放俸祿時,通常是以金小判來計算,如果是領地擴大之後,還要給自己的重臣發給領地,讓他們得到領地的石高糧食,而通常又有俸祿,又有領地的,那就是部將以上的重臣了。

三國城現在還沒有領地,自然領地的封賞就無法進行。

以前的三國村,可是沒有俸祿的,都是以發放糧食,獎賞則為食券的方式,支付每個月的開銷。

現在明確說了要發俸祿,那自然不可能是食券了。

事實上也是這樣,因為沒有宿老,直接就是家老級別。

家老山崎賢雲每月俸祿八百金小判,全美妍、徐貞娘和長老會的五人與之相同。

部將級別的包括易貝烈、洪都、大島平康、野村新竺、石丘郎等,月俸祿為五百金小判。

美人兒主管、鐵匠鋪主管、造船工匠主管等等,分部主管們,軍隊的步兵頭,則是侍大將級別,月俸祿三百金小判。

其他的軍隊隊長,各個方麵的傑出人才等等,俸祿則是在一百到二十金小判不等。

剩下的所有為三國城效力的人們,則每個月統一五個金小判,按照每個月的努力程度、完成任務的質量和水準,都會有不同檔次的獎賞。

未成年的三國少年軍、少女們、小孩子們,也都沒有俸祿,不過會按照他們每天的幹活兒,當天就發給金小判或者銀小判。

食券也會在未來漸漸的取消,全部用金銀來買,而人們互相之間的其它交易,也不用通過食券了,還是可以用金銀來買賣。

甚至勞倫老爹還設立了一個很奇怪的機構,那就是“物價公平委員會”,裏麵是十個德高望重的老人,如果誰家的東西賣得價格離譜,那別人就可以前來“物價公平委員會”投訴,十個老人查實之後,就會給予故意賣高價格的奸商以重罰。

當然了,現在我們這裏還沒有什麼奸商,但勞倫老爹說,先把規矩放在這裏,免得有人會有僥幸心理。

看著五個告示欄裏麵的這些消息,三國城的居民們是議論紛紛,有感覺很不錯的,因為自己也有了每個月的俸祿,可以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也有感覺很不好的,因為從此之後,每個月想買什麼,都得自己花錢了,而以前全是村子裏提供的。

也有人為自己的俸祿少,而決定努力的;更有不少人因為自己的俸祿而興奮不已。

比如說石丘郎閣下,看到自己被劃到了部將級的俸祿,他的一張胖臉笑得連眼睛都找不到了。

俸祿的高低倒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石丘郎的級別是部將,以後級別低的人,見到他可是要行禮問好的。

一個低賤的行腳商人,一下子變成了受人尊敬的部將,石丘郎心裏滿足感別提有多強了,也不止一次的告訴自己:石丘郎啊,你投奔三國村的決定,絕對是你一輩子最好最英明的決定啊!以後也要好好努力,如果能拿到一塊領地,世代傳給自己的子孫,那才叫不虛此生呐!

不僅僅是石丘郎,許許多多的人這年頭都在討論和思索著這些事情。

雖然每人對於自己的俸祿的想法各不同,但他們還都是淳樸的民眾,想不通的時候就一心都想到,反正城主們不會害自己的,就努力幹活兒,努力跟著城主繼續往前進就行了嘛!

……

成立三國城之後,我們的金銀小判一下子就發出去很多,一個月就得支出兩萬兩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