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然不隻是去酒鋪轉了一圈,我還去和一些商人們聊了聊,通過金錢的威力,從他們那裏得到了不少的消息。
師父他們也一樣,分別進入了高雅茶館和火紅青樓的他們,也談聽到了不少的情報。
兩方彙總之下,漸漸的,我們對大遼的情形有了個初步的了解。
比起大宋國的穩定發展來,大遼國現在時局非常的不穩。
前年的時候,遼國的皇帝遼聖宗駕崩了,留下兒子耶律宗真繼位為昭孝皇帝,但十六歲繼位的小皇帝,根本就沒有什麼實權,大遼的權力全被皇後蕭太後掌控著,這位原本是宮女的蕭太後,心狠手辣,兒子剛剛一當皇帝,就殺掉了皇太後蕭菩薩哥,並且大肆的殺戮重臣,分封自己的兄弟姊妹,甚至家仆們都各有封侯。
初上位的蕭太後如此的倒行逆施,當然引起了大遼國傳統勢力的不滿,這些人不是手握重兵,就是一個部落的統領,連遼聖宗都得給幾分麵子的人,所以更不怕蕭太後了,他們這兩年和蕭太後一係鬥爭得非常厲害,弄得各地的紛爭不斷,甚至內部的拉起人馬廝殺的也有。
總體來說,因為占據著大義的名分,蕭太後還是占據著優勢的,她在朝野的力量至少能控製六成左右的朝臣和軍馬,非常的厲害。
動蕩的大遼國個內,稍微平靜點的地方,還就數這個遼陽城,因為它牽涉著太多人的利益,無論是功勳貴族派,還是太後黨,都要靠這裏的稅賦和東西過日子,所以他們很有默契的不在這裏開戰,還竭力保持著這邊的穩定。
在如此的情況下,遼陽城的掌權者當然得是震得住場子的,這人就是前睿智皇後蕭燕燕的小侄子,趙國王蕭魯漢。
蕭燕燕那可是遼國的傳奇人物,無論手段和權勢,都是世間一流,也正是她幾十年的努力下,大遼國才真正的成為了一個國家,而不是那種草原蠻子的部落鬆散狀態,由此她就算已經身隕多年,仍舊在朝廷和民間有著極高的聲譽。
蕭魯漢是蕭燕燕最喜歡的侄子,今年才四十六歲,文韜武略都很厲害,由此在二十年前被派來鎮守遼陽城,一直沒有變過。
在蕭魯漢的規劃下,這遼陽城比起二十年前來,也更是完全變了一個模樣兒,成了繁華之極的大遼國第二大城,僅次於上京城。
說回我們的“英雄血”,也正是在他發現了其中的美味後,才進貢到了上京城,由此引爆了大遼國皇室貴族們的熱切追捧。
雖然蕭魯漢聲稱自己已經沒有了“英雄血”,但包括皇帝在內,都覺得他應該還藏有私貨,所以每天到他這裏來的人,都絡繹不絕,力求再來個百十來斤,實在不行,二三十斤也行。
據說因為這個,蕭魯漢連續派了三個船隊跑到扶桑去,結果都空手而歸,實在是讓他遺憾不已。
“我們可以接觸一下這位趙國王。”分析完形勢後,霸爺沉聲的道:“他在遼陽城的風評還是很好的,這裏上上下下都是他的人,手中還握有十萬精銳大軍,再加上他四十六歲的年齡,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至少能保證我們二十年的生意興隆!”
師父也同意這點,但他也有疑問:“他可是一個位高權重的王爺,我們找什麼去接觸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