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疆十萬大山裏,有一個名叫青鼓寨的名不經傳的小寨子,寨中人口不多,卻世世代代居住在苗疆寨群中的深處。
有人的地方就有爭端,這青鼓寨所處的位置不算太好,正好夾雜在了苗疆寨群中,規模第一的鳳凰寨和第三大的康紮寨子中間。
可這並不代表青鼓寨就是,苗疆寨群中排行第二大的寨子——事實上它甚至是寨群中最為弱小的幾個村寨之一。
可其餘的幾個村寨雖然同樣弱小,卻並不像青鼓寨一樣,處於這樣尷尬的權力紛爭的中心。
排行最大的鳳凰寨的寨主,便是當時率苗疆族眾奮勇抵抗朝廷軍隊的領袖。
他極其富有領導能力,雖然長到二十多歲來,也從來不曾出過村寨一步,可是他就像是天生的帥才,輕而易舉就可以將一盤散沙的各個村寨,聚集在一起一心同體。
他的見識本不算多,卻在經曆過朝廷進攻的事情之後,因禍得福得以見到了大山以外的風景,人的眼界以開闊,心思也就活絡了起來。
鳳凰寨寨主本來雖然已經將自己的寨子,打理的吃喝不愁,卻在戰爭平息以後,將目光瞄向了其他,因為戰爭的緣故青壯年死傷太多,導致日常生計都有了困難的寨子。
他生起了設計稱霸整個苗疆寨群的想法。
苗疆人雖然落後而迂腐,卻在一定的程度上來說,俱是心思單純之人,麵對鳳凰寨寨主的誘騙之下,輕而易舉的便同意了,由鳳凰寨來領導各個寨子一起富足的提議。
單純的苗疆人並不知道,鳳凰寨寨主所說的領導眾人,事實上是他在參考了孟陽皇室後得來的產物。
從此原本安樂自如的苗疆寨群,就變了樣子。
整個寨群所有年輕力強的青壯年,或者是對於驅蠱一事上,有著天賦的少年人,隻要通過了他的要求,不論是否願意,必須無條件的歸入鳳凰寨中。
實施鳳凰寨寨主的辦法以後,這麼做的後果很快就顯現了出來,首先就是鳳凰寨的勢力越來越強盛,強大到了除了寨群中第二第三大的寨子,還有抵抗之力外,其餘的小村寨便隻能唯鳳凰寨是命了。
鳳凰寨吸收了越多的人才,其餘本就不出挑的小村寨青壯年的流失,使大多數村寨都出現了,老人女子小孩子留守的場麵,漸漸的就連滿足村寨中的日常所需都很困難了。
時間一日一日的流逝,小村寨們終於撐不住了,連糊口的吃食都很難自給自足,於是便按照當初,鳳凰寨寨主許諾的條件,要求由鳳凰寨承擔這些。
誰想當初在攬權時,許下天花亂墜的鳳凰寨寨主,現在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翻臉不認人了。
所有想要在鳳凰寨換取糧食,和青壯勞力幫工的寨子,一律要用寨中的土地來換。
寨主的話一下,便如同巨石驚擾了本就脆弱不堪的水麵,在苗疆寨群中打下了一記重拳。
眾人皆是怨氣衝天,這自家的寨子是從不知多少年前開始,就各家各族分別傳承下去的,是安身立命之根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