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混沌初開衍長生 山外塵中顯妖閣(1 / 2)

歲月之初,太長方始。天地混沌,蒙昧野蠻。後起於文明之廣,興於陰陽之世。聞氣而起舞,聽風而識曲,引火而靈長,見水而繁衍。由此往來,神性執掌,開天辟地,衍生百族。如此反複,又過萬載。欲與天地試比高,敢向星辰爭永生。研先天五行,拜宇宙道則,脫世俗之枷鎖,成修者之神通。通天曉地,一覽玉河,終成大道,得見長生。

開篇詩曰:

陰陽總是造化輪,唯有人道萬古存。但見黃河東風破,不似人間鳳舞曲。

修仙路遠,漫漫而終。總是花開花落,春去秋來。若歲月一別,再相回首,便是千年萬載,物是人非。故曾有至尊對月孤歎,望水而逝:

蒼生有夢往昔榮,故國已是月明中。紅塵一入不由已,縱是仙神也枉然。

一部浩瀚的修仙史,總是貫穿萬事萬物的起源,且在時間長河中伴隨著英雄迭起,紅顏蒼老,於未來一瞬,承載著文明繼續起航。代代江山,才人輩出,於各個時代燦爛極盡,用青書丹筆,以星辰虛空寫下萬古輝煌,構成夢幻仙境。

今日於此,小羲不自量力,請諸天筆墨,希冀帶諸君走向一個仙道飄渺,古國神話之所。

據載,山外山,位南嶺之北,四峰插天,高千丈,生蟲魚鳥獸,產奇花異果,更有金木玉石,靈物精怪。相傳千年前,有一雄獅威武不凡,同級難敵,敗盡了天下英雄,回歸故鄉。百年後,獸王吼聲傳至四麵八方。那戰意衝霄,泉水倒流,隱約中可見戰神立世,百獸臣服。於輝煌中踏著虛空,向著天界飛升而去。

還曾聽說,人族一大能,來此地,尋石鑄器。十年磨劍無人問,一朝開啟天下驚。那日隻見一道閃電劃過,隨後群雷亂舞。山外山被雷電覆蓋,修者見之無不喪膽。在無窮天劫之下,一物飄起,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將那雷霆盡數吸納,化成劍氣斬斷虛空,帶其主從人間消失。

傳說還有很多很多,朱雀盤旋,狻猊尋食,天女下凡,神魔大戰等等,數不勝數。若要真個細說,三天三夜也不盡然,故暫且不表,留得後文慢慢道來。

且看這山外山一峰之高,聳上雲霄,為邊疆之領,堪稱天險,隻餘一棧道可過。其臨近兩國,一國為宋,一國為月。先說這宋國,兵強馬壯,君主賢明。自開國而來八百年,未有朝綱崩壞之狀。宋王五嗣,三男二女,早年拜師,學得一身本領。

再觀那月國,楚氏執政,女為君王男為將相,舉國上下莫有不服,可見楚女了得。楚霓裳祭圖騰,拜國師,立兵伐,勢要輝煌五百年祖先業績。

山外山盛產靈石,富有藥材,乃天然資源寶地。故人來人往,川流不息,修者無不爭先恐後,於此地定居。又因此地貴為邊疆要塞,月宋兩國無不大興土木,建巨城而立。月城為霓衣,宋城號下甘,下甘著太守祝原鎮守此地。而這祝原,精算推演,布陣掐訣,一手問卦術很是不凡。

下甘城,有著天然地勢,又背靠山外山而建,依著資源寶庫而存,故此從未有過人間戰事。城中歌舞升平,繁華如初,除非到了生死相對,無法可擋的修者大戰,流血萬裏的時期。

說到這修者,不得不提一句,這是一種神跡,一種無數前輩大能用生命探索而成的長生路。對於許多人來說,飛天遁地,移山倒海未免天上樓閣,水底龍宮,不似人間尋常百姓家,而歸故事吟遊說書人。

此乃無奈亦是必然之舉,試想而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輩子平平安安,按照凡間軌跡生存,若是整日得見,禦風而行,法道燦爛,又如何不偏離原本軌跡。須知修者萬不存一,要有極大天賦,非常人不可功成。再兼修士修行,奪天地造化,悟自然大道,所處環境必然靈氣氤氳,非凡人所能擁有,故此凡人世界一些控火掐水便是極致。

但這世間偏偏有人特立獨行,喜歡紅塵遊曆,專好人生百相。或許茫茫人海中與你擦肩而過的便是可登高攬月的絕世大能,或許田野小林間忙於種花養粟的正是位於巔峰的一方霸主,或許河水一角上乘舟垂釣魚蝦的原本貴為雲端執掌蒼生的神道人傑。

世界很大,人間亦是非凡,或多或少有些情感能勾動強者之心,令其流連忘返,常駐塵世。正如詩中所說那般:

自古人間好,春看桃花別樣紅,秋賞楓林弄晚潮。

自古人間妙,一杯濁酒泯塵埃,回首滄桑月明中。

自古人間道,醉裏挑燈看紅塵,夢遊山川吟千古。

所以我們的故事還當從人間說起,故此這下甘城便為起點。但見雲端霧氤氳,卻似飄渺風瑤潤。今朝且隨筆乾坤,一覽下甘城母廟。

這一日,下甘城如往常一般,人來人往,川流不息。城裏萬家大吉,繁花似錦,甚是紅火。古風於淩晨一人悄然出城,翻上高山,食霞納靈,修身養氣。再於上午時分,閑看城外花開,淡賞村民務農,此謂內外兼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