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三個月後的變化(1 / 2)

啟德二十五年三月初七日。

大殷朝數以十萬計的小說迷正捧著《射雕英雄傳》第三十回“一燈大師”看得津津有味,經過完本《天龍八部》的鋪墊,如今《射雕英雄傳》的影響力絲毫不遜色於金庸當年,或許仍有過之也說不定。

這部百萬餘字的巨著,以南宋抗金、蒙古興起的曆史為背景,描繪了一個氣勢恢弘的江湖世界,“曆史”與“傳奇”完美結合,造就了一本史無前例的武俠小說巨著。

盡管在這個世界的曆史與《射雕英雄傳》中的曆史有很大衝突,但這並不是說小說的閱讀快感就因此變差。打個比方說,當初蕭煜之在起點看到的那些玄幻小說,裏麵塑造的曆史全部是虛構的,與真實曆史大相庭徑,可這並不妨礙大家的閱讀。因此,《射雕英雄傳》一書,在大殷朝眾人看來,雖然沒有那種曆史真實感,但精彩之處比蕭煜之他們看還要更勝一籌。因為蕭煜之原來那個時代的人都或多或少知道裏麵的背景,因此很多人物以及情節都覺得理所當然,絲毫不覺得神秘,畢竟他們都了解這些曆史人物。可在大殷朝眾人看來,這《射雕英雄傳》所塑造的是一個他們想不到的世界,這個世界比《天龍八部》裏麵所塑造的世界還要清晰,裏麵的一些人物更是神秘莫測、扣人心弦。

這……是蕭煜之怎麼也想不到的。

《射雕英雄傳》擁有最生動精彩的一對主角——郭靖與黃蓉,他們的個性的差異與互補始終是“金迷”念念不忘的話題;擁有最豐富鮮明的江湖人物——“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這些人已經成為武林高手代名詞和之後武俠小說競相效仿的對象,甚至被加以再創造,發展出他們各自的曆史和恩怨;甚至連曆史上的真實人物鐵木真等,也栩栩如生。以成吉思汗般的雄偉氣魄,使此前的一切武俠小說都黯然失色。

金庸的武俠大宗師地位,也就此奠定。

《射雕英雄傳》1957年至1959年連載於香港《商報》,它是金庸先生第一部“超級長篇小說”,同時也是金庸先生最有名的作品。很多人都是因為這部小說而成為“金庸迷”的。1980年廣州《武林》雜誌首次連載了《射雕英雄傳》,金庸武俠小說首次正式進入大陸,影響巨大,《武林》也由此聲名大噪。1983年,黃日華、翁美齡主演的同名香港電視劇上演,《射雕英雄傳》更是深入新一代的讀者的心。毫不誇張地說,大陸六七十年代甚至是八十年代出生的人,《鐵血丹心》、《華山論劍》、《滿江紅》的旋律,是他們少年成長過程中無法抹殺的記憶。

……

汀州府轄下的歸陽縣位於漢陽府東北方向,與漢陽縣城相距大約三百餘裏,是一個有著六十萬人口的大縣。

歸陽縣生活水準不低,蕭煜之沒到漢陽縣時,兩縣的生活水平相當,隻是現在漢陽縣城因為蕭煜之的存在,使得人均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才一舉超過歸陽縣的,這一切都是《天龍八部》以及《射雕英雄傳》的功勞。

因為歸陽縣與漢陽縣相距不過三百餘裏,因此《天龍八部》以及《射雕英雄傳》早早便傳到了這裏。不過,三百餘裏雖然不是很遠的距離,但小說想跟漢陽縣城那邊同步更新,那是不可能的,歸陽縣城的人都這樣認為。直到一個多有月前,漢陽縣沈府的策略打破了眾人的認識,竟然在歸陽縣城這裏開起了沈府分部。也正因為如此,漢陽縣城以及歸陽縣城的更新,居然能夠保持一致,讓那些小說迷們欣喜若狂。直到此時,他們才明白為什麼前段時間《射雕英雄傳》的更新突然變慢,原來是為了這個。

是的,現在蕭煜之已經不滿足於漢陽縣城這小小地方,雖然在這裏賺的錢已經夠多了,但錢這東西,沒人會嫌少的。因此,他便想到了原來那個時代的連鎖店,把那個模式搬過來,在漢陽縣城周圍每一個縣城都開一個沈府分部,然後慢慢往後擴散。而歸陽縣城這一個分部,正是一個多月前擴散過來的,當然,跟隨著沈府開分部的,還有吳良的盜版行業。

從年初開始實施這個擴展計劃,至今已有三個月,成果極顯著。三個月時間裏,沈氏分部以及吳氏分部都增加了十幾個,收入增加了數倍,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上升中。

掌管歸陽縣城沈氏分部的,是沈府原來的高級家丁沈白。

沈白今年四十有三了,從六歲進入沈府,至今也有三十七年了,一直忠心耿耿,乃沈夫人比較信得過的一批人。因此,在蕭煜之提議擴展沈府開分部的時候,沈白當仁不讓的成為了一個分部的掌權人選,被分到了歸陽縣城的沈氏分部。他也不負所望,來到歸陽縣城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僅僅隻用了一個多月時間,便能夠讓沈氏分部開始運轉起來,讓沈府眾人首次見到了他的能力。原本一些不太服氣的家丁,此時也無話可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