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時期,XX行省的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個祝員外之女英台,美麗聰穎,自幼隨兄習詩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XX訪師求學。祝員外拒絕了女兒的請求,祝英台求學心切,偽裝賣卜者,對祝員外說:“按卦而斷,還是讓令愛出門的好。”祝父見女兒喬扮男裝,一無破綻,為了不忍使她失望,隻得勉強應允。英台女扮男裝,遠去XX求學。途中,邂逅了赴X求學的會稽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不一日,二人來到XX城的萬鬆書院,拜師入學。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梁祝同學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愛山伯,但山伯卻始終不知她是女子,隻念兄弟之情,並沒有特別的感受。祝父思女,催歸甚急,英台隻得倉促回鄉。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裏相送途中,英台不斷借物撫意,暗示愛情。山伯忠厚純樸,不解其故。英台無奈,謊稱家中九妹,品貌與己酷似,願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貧,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時,豈知祝父已將英台許配給家住X城的太守之子馬文才。美滿姻緣,已成滄影。二人樓台相會,淚眼相向,淒然而別。臨別時,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後梁山伯被朝廷沼為鄞縣令。然山伯憂鬱成疾,不久身亡。遺命葬X城九龍墟。英台聞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時,繞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墳墓爆裂,英台翩然躍入墳中,墓複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蝴蝶,在人間蹁躚飛舞。”
包廂裏,蕭煜之語調低沉而富有感染力的講述著“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個千古流傳,為後人津津樂道的美麗、淒婉、動人的愛情故事,把梅姐與綺玉感動得眼淚唏哩嘩啦的直往下掉。沒辦法,像這種淒婉的愛情故事,對女子的殺傷力太強了,否則這“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愛情故事也不會納入泡妞必讀的“愛情寶典”之一了。
蕭煜之講完之後,便配合的哼起了梁祝的經典曲子,優美、輕柔的旋律霎時把梅姐以及綺玉的心神都吸引了過來,盡管蕭煜之語調哼得不算很標準,但大體上並未走調,讓梅姐以及綺玉聽得如癡如醉。如果沒有聽到“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之前聽到這曲子,頂多就覺得這首曲子很不錯,旋律非常輕柔優美,算得上是一首上佳之作。但在聽過“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之後,再聽這首曲子,曲子與故事兩相結合,那感覺就大不一樣了,任誰聽了都不得不誇一聲經典,一躍成為絕世佳作。
待蕭煜之把曲調哼了一遍之後,梅姐與綺玉兩個沉浸其中久久沒有回過神來,大概一刻鍾之後,綺玉才一臉沉醉的喃喃道:“這曲子,這曲子實在太讓人震憾了,綺玉接觸樂曲十來年,從沒見過這麼好聽的曲子。”
梅姐也是一臉的不可思議,感歎道:“聽了這首曲子,感覺我這些年都白活了,其它樂曲在這首曲子麵前,簡直就是不堪入耳的嘈雜之音啊!”
蕭煜之看到效果這麼驚人,心中很是滿意,感歎經典就是經典,無論是在他原來那個時代還是在這個世界,都無可否認這首曲子的經典。瞥見梅姐與綺玉仍然你一句我一句的誇讚著曲子,蕭煜之不禁笑道:“怎麼樣,蕭某這首曲子還可以吧?綺玉用這首曲子參賽,有沒有信心奪得‘古琴仙子’的稱號?”
“有,當然有,蕭公子隻要把這首曲子教給綺玉,綺玉誓必奪取此次三仙大會的古琴仙子之名,絕不負蕭公子所望。”綺玉一臉激動的承諾道。
梅姐笑得眼睛都眯了起來,向蕭煜之拋了個媚眼,道:“蕭公子果然名不虛傳,不僅詩吟得好,楹聯也是一絕,而小說更是名震天下,如今隨口而出的故事以及曲子,都讓人望塵莫及,實在是太厲害了。”
蕭煜之無視這個嫵媚婦人的媚眼,淡笑道:“綺玉姑娘你有信心那很重要,不過你也記住不要有什麼心理負擔。憑借這首曲子,隻要在三仙大會上露麵,即便綺玉姑娘你無法奪得古琴仙子的稱號,我們汀香畫舫仍然會聲名大振。所以綺玉姑娘你盡管把三仙大會比賽當作是一種興趣愛好便成,不要想著如果奪不了古琴仙子稱號那就如何如何,那樣反而落了下乘。”還未開始參加比賽,蕭煜之便開始說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