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風波過後,蕭煜之便把心思放到了小說的更新上麵,《畫眉鳥》一共三十六章,蕭煜之花了半個月時間,終於把它寫完。至此,原計劃的《楚留香傳奇》算是大結局了。
《楚留香傳奇》大結局這天,京城大街小巷到處都是書迷,全部都在討論著楚留香,都感歎再也見不到“香帥”的絕世風采了。至於那些女書迷們更是如此,從蕭煜之更新《楚留香傳奇》的那一天起,無數女書迷便被“香帥”那飄逸瀟灑的風采牢牢吸引住,如今書終於大結局,這代表著她們以後的日子再也沒有“香帥”相伴了,這讓她們如何不惆悵若失?
在《楚留香傳奇》大結局當天,整個京城起碼省了幾百石糧食,原因無他,隻不過是眾書迷當天都沒胃口而已。
京城大街小巷都在討論著楚留香也就罷了,最勁爆的消息還是出現在朝堂上,據傳聞,在《楚留香傳奇》大結局後,啟德帝在朝堂上以唏噓的語氣說道:“公子伴花失美,盜帥踏月留香,這種獨一無二的飄逸靈動之氣,將不可再聞,憾也。”
啟德帝這句點評,瞬間引起朝堂好幾位重臣的附和,其它文武百官雖然沒有當場表示,但從神色中便可以看出他們也是認同此話的,至於少數不以為然的官員,卻也不敢當場說出什麼反對的話來。一者是因為此話是皇上所說,二者是因為這些官員的家眷有不少是楚留香的崇拜者,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出聲反對,豈不是找不自在嗎?
朝堂上發生的事,不知由誰傳了開來,引起了眾書迷的強烈反響,都大讚皇上聖明、聖上英明……等之類的話。啟德帝簡單的一句點評,使得他的聲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一發現令啟德帝既驚又喜,心中思忖著以後要花點心思到這方麵了。
蕭煜之知道這個消息後,隻是一笑置之,在他看來這很正常,沒什麼好奇怪的。畢竟在他原來那個世界,當初古大師在創出這《楚留香傳奇》係列的時候,引起的反響同樣是非同小可。當時,眾多報紙刊物都登上了楚留香這個名字,使得楚留香在當時的環境裏達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如此魅力非凡的人物,受到皇上的點評,似乎不值得大驚小怪的吧?
不管蕭煜之是怎麼想的,楚留香這個名字經過啟德帝的一句點評,霎時傳遍大江南北,成為整個大殷朝中最有名的虛構人物,其名氣超越了郭靖楊過等等人氣非凡的主角,成為了小說虛構人物中無可爭議的一哥。
當初在《楚留香傳奇》大結局的時候,蕭煜之在章節後麵PS通知眾書迷,言明三天以後,開始更新新書,請大家拭目以待。
這三天裏,眾書迷除了談論楚留香以外,就是思忖著蕭煜之會寫什麼樣的新書?是繼續現在的風格,還是回歸以前的風格?或者,再次創作新的風格?這些都是眾書迷這三天來一直擱在嘴邊的話題,無論是喝茶還是喝酒或是尋常的聊天打屁,話題總是圍繞著楚留香或新書進行的。
……
“張兄,你是老資格,從蕭先生更新第一部書《天龍八部》的時候,張兄你便一直追看到如今,如果說我們這一群人裏麵,誰對蕭先生的寫書風格最了解,那是非你莫屬。今天在這裏,張兄你就給兄弟們露點兒底,說說蕭先生的新書,會是什麼樣的風格?”
被稱為張兄的是一位年約二十四五歲的青年人,一襲青衣,眉毛較一般人要粗一點,此時看到眾朋友目光都集中到他的身上,這位張兄心中很是得意,嘴上卻謙虛的說道:“哪裏哪裏,蒙眾兄弟看得起,那我就勉為其難的為大家分析一下,如果說錯了還請眾位兄弟不要計較,畢竟蕭先生的風格詭異多變,想要捉摸到他的風格軌跡,那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嗬嗬,張兄何必過謙?如果張兄你都無法捉摸到蕭先生的風格,那其它人就更不行了。你就為眾位兄弟分析一下吧,哪怕是說錯了兄弟們也不會怪你的,畢竟蕭先生的風格多變乃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分析錯誤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那好,既然眾位兄弟不嫌棄,那張某就勉為其難的試試看吧。”張兄說到這裏喝了口酒,放下酒杯侃侃而談:“說到作品風格,蕭先生的第一部作品《天龍八部》、第二部作品《射雕英雄傳》以及第四部作品《神雕俠侶》都是相同的風格。”
張兄瞥見眾朋友一副洗耳恭聽的表情,不由微微一笑,把一直以來的研究心得說了出來:“在這三部風格相同的作品中,豪氣幹雲、孔武有力、鬥狠使勇,充其量隻能算個壯士。慷慨任事、忠憫待人、義薄雲天,也隻是個一般的俠士。所以楊過一人一雕往來東西南北 ,問盡天下不平事,急公好義排紛解難,人稱“神雕大俠”,可楊過卻拒不接受那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