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苦禪寺,一個並不在大陸上參與任何鬥爭的勢力,因而,在大陸上的各種排名中,也沒有他的位置,但是不要認為其實力就不足掛齒,最保守的估計,千苦禪寺的實力,也不會比名列三宗的三大宗門差,甚至,要更加的強大,或許,在任何一個時代來說,這種存在有堅定信仰的宗門,總是有著最為強大的底力的。
千苦禪寺的創建者是聖人千苦禪師,千苦禪師所在的時代,是一個混亂的時代,當時的大陸並不像現在,由多個帝國掌握,沒有什麼戰事,人們可以安居樂業。
那時大陸上遍地都是大小的王國,這些王國為了爭奪土地,資源和利益,長年征戰不休,給大陸上的人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
千苦禪師早年在深山中學禪修煉,不問世事,他天賦異稟,所有武學,隻需看過幾遍,便能運用自如,但他沒有任何的爭霸之心,隻是一心追求自己心中的道。
但閉門苦修終究是有極限,在三十歲時,他發現自己追求的道到了瓶頸,始終無法再有任何的寸進。為了能夠在自己的道上繼續前進,千苦禪師離開了自幼生活的深山,來到了塵世之中。
塵世的混亂讓他驚詫不已,他從不知道,自己生活的世界之外,竟然是這麼的混亂,自己所追求的道,不但不能渡自己,更不能渡世人。
於是,千苦禪師抱著無上的慈悲之心,開始了在這亂世中艱難的前行。他以自己在武學上的強大天賦,戰勝一個個強大的敵人,並且選定了六個人,利用自己所能涉及的資源,幫助他們建立了強大的帝國,使大陸上的秩序得以恢複,變的安定下來。因為千苦禪師的功績,使他受到大陸上所有人的尊重,地位也變的超然無比,被尊以聖人之稱。
晚年的千苦禪師用心於教導弟子,將他的思想傳播於整個大陸,因為他知道,以暴製暴隻能安定得了一時,當強大的暴力消失時,混亂將再次興起,而隻有統治者和人們的心中存有和平的念頭,才能真正迎來大陸的安定。
千苦禪寺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建立起來的,並且逐漸壯大,且地位超然。因為千苦禪寺不參與任何鬥爭,隻以濟世救人,追求道之極限為目的,並秉承著這個宗旨一直未變,因而在經過時間長河洗禮後,不但沒有任何的削弱,反而更加的厚重和莊嚴。
千苦禪寺的最高領導人稱為方丈,常駐在千苦禪寺的總寺,對整個千苦禪寺的運行進行管理。而六大帝國各有一間分寺,由住持進行領導,住持都是有大智慧大領悟的人中龍鳳,其實力,都是武尊強者!
但千苦禪寺,卻並非隻有這七名武尊!禪寺中還有一些寺主,都是武尊級別的強者,沒有人具體知道千苦禪寺中共有幾位寺主,但絕對不會少於三位,整個千苦禪寺中的武尊強者,竟然超過了十位!
寺主之下,名為羅漢,其中實力高者有武帝強者,低者也要為武王強者,他們都是已經觸摸到了自己想要遵循的道,並且嚴格貫徹著這條他們認準的道路。羅漢們分布於大陸的各個地方,進行傳道和救世,他們不畏自身的危險,心中隻有為大陸帶來和平和安定的夢想。
羅漢之下,名為行者,行者中也有武王級別的強者,隻是他們還未找到自己的道,所以未被授予羅漢之名,他們或在各個分寺中修行,或在大陸上遊曆,尋找自己將遵循並貫徹終身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