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明鏡周刊》7月4日封麵文章
隻剩默克爾收拾殘局
作為歐盟的實際領導者,德國總理默克爾享有“歐洲女王”的聲望,但是在處理希臘危機時,默克爾卻無計可施。她正麵臨最可怕的噩夢:希臘全民公投否決救援計劃,繼續“賴債”,未來可能退出歐元區,市場將喪失對歐元的信心。
幾個月來,默克爾一直在考慮如何解決希臘問題。在希臘經濟剛開始崩潰時,低得驚人的稅收和慷慨得驚人的福利與養老金製度令默克爾感到吃驚。其實,默克爾對待危機國家的態度一貫很明確:先進行緊縮改革,希臘需要遵守歐盟現有規則。但是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在對待關乎自身利益的問題時,表現出自始至終的頑固。
希臘危機揭示了歐洲統一貨幣在體製上的缺陷,歐盟國家缺少共同的財政製度,歐洲央行無法解決紛繁複雜的問題。默克爾成了坐在歐盟廢墟上苦思冥想解決方案的人。
韓國《朝鮮周刊》7月12日封麵文章
樸槿惠的否決票
樸槿惠首次否決了國會已經通過的法案,她駁回了《國會法》修正案,認為修正案加強了國會對行政和立法的控製權,但會削弱政府的行政權和司法部門的法律規則
審查權。此舉引發軒然大波,青瓦台總統府和國會各政黨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雖然韓國實行總統製,但國會實際上是執政黨和在野黨鬥爭的場所。同樣的矛盾也發生在美國,自從去年共和黨控製了國會以後,“府院之爭”就是美國政治的主題。這似乎是三權分立的必然戲碼。
日本《新聞周刊》6月30日封麵文章
憤怒的衝繩
被稱為“日本夏威夷”的衝繩正和“憤怒”“反抗”等激進詞彙聯係在一起。“憤怒的衝繩”背後隱藏了什麼秘密?二戰時期,美軍在衝繩設立了普天間基地,這個位於市中心的基地至今依然在使用,噪音汙染、飛行幹擾以及密集的美軍士兵,無一不讓衝繩人厭倦反感。然而美國軍方不願撤離。雖然日本政府一再表示考慮搬遷基地,但每次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憤怒的衝繩人日益抱有“脫離日本”的想法。
美國《哈佛商業評論》7、8月刊封麵文章
人力資源部決定公司未來
人力資源管理這個部門到底是幹嗎的?他們是公司的招聘團隊?考勤團隊?還是專門處理員工與公司矛盾的調解員?答案沒那麼簡單。在現代商業管理體係中,人力資源管理必須摒棄上述簡單思維,其職責不再是強製給員工劃定等級;而是要為整個企業樹立“人優先於策略”的理念。包括麥肯錫谘詢公司的全球執行董事巴頓在內的眾多專業人士都認為,公司應該提高人力資源部的地位,讓他們以及他們物色的人才引導公司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