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突破學習道路上的關口(1 / 2)

學習的征程,不會一帆風順,是征程,就要闖關奪隘。隻有闖過重重關口,才能取得學習上的成功。

在未來學習會更加注重能力的培養,比如逆向思維能力、提出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在課堂中不是學生圍著老師轉,而是以學生為中心。因而,突破學習關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自己學習”“擁有永不放棄的精神”。

□學會自己學習

同學們在學習的道路上會遇到許多關口,隻有學會自己學習,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才能突破這些關口。

也許有些同學會想:我從小學到中學,讀書都讀了十年左右了,還不知道怎樣學習,這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其實,這並不是什麼笑話,因為確實絕大多數同學都不知道該如何學習。學會學習,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同學們千萬切不要以為“會背會默,滾瓜爛熟”,便是把書讀懂了,其實,這遠遠不夠,學習,如果不加以理解、深入領會其中的含義,那隻是學到了表麵上的東西。所以說,同學們在校學習期間,學會學習與把知識真正學懂是同等重要的事情。學會學習不但保證我們在校學習好,而且保證我們將來能夠永遠不斷地提高。我們的一生從事工作的時間肯定要比在校學習時間長,而且要長得多。一個學生即使他中學沒有畢業,但如果他養成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將來在工作上的成就就不會比大學畢業的學生差。與此相反,如果一個學生即使讀到了大學畢業,甚至出國留洋,獲得博士學位,但如果沒有學會自己學習,自己鑽研,那他一定還在老師所劃定的圈子裏團團轉,更談不上在科學研究上有所創造發明了。

恩格斯曾說:我們所需要的,與其說是赤裸裸的結果,不如說是研究;如果離開引向這個結果的發展來把握結果,那就等於沒有結果。

因此,我們在學習時,不但要知道結論,更要知道這個結論是如何來的,隻有這樣,才能真正懂得結論;隻有不僅知其然,而且還知其所以然,才能夠對問題有透徹的了解。要做到這一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就要求我們對書本中的每一個問題,每天所學的內容都要學懂,有不懂的地方,就要想辦法弄懂。

我們來看看王鵬同學是怎樣以鍥而不舍的精神來學習物理的。他在談自己的學習經驗時說道:

我們學任何一門課程,既要靠老師“扶著走”,也要主動學會“自己走”。特別對於物理,自學更不可少。我們通常所說的預習,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自學。也許有人認為自己不具備自學能力,這沒關係,隻要對學習有興趣,自學就有了動力,也就有了良好的開端。

自學除了平時擠一點時間外,寒暑假是自學的好時機。一般來說,對比較集中的時間,要注意支配,充分利用;而零散的時間,主要用於搭配日常課程。

麵對繁重的學習任務,自學計劃要有可行性,不要好高騖遠,急於求成,任何事物都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特別注意循序漸進。

自學筆記在自學過程中也特別重要,最好物理科的筆記集中在一起,製成卡片,這樣便於查閱、背誦。我們每個同學如果都能像王鵬同學這樣,學會自己學習,突破學習道路上的關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要有永不放棄的精神

要想獲得成功,必須擁有積極的心態、必勝的信心。在每一個人的人生旅途中,在每一個人積極行動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許多問題和困難,隻有堅持永不放棄的精神,不斷自我鞭策,自我激勵,才能戰勝自己,戰勝困難,最後達成自己的目標。

中國曆史上的楚漢之爭,劉邦幾乎是每戰必敗,但是垓下一戰,卻擊敗了不可一世的項羽而建立了漢朝。試想,如果劉幫幾次戰敗後,就主動放棄,不敢進取,不敢再與對手交戰,他怎麼能夠成功呢?

我們在學習中也要有永不放棄的精神,因為,在學習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失敗和成功比較起來,可能失敗更多些。

這就要求同學們要有永不放棄的精神。如果一遇到困難或失敗,就主動放棄,那麼學習肯定不會成功的。也許右些同學以為那些在科研上有成就的人一定是什麼天才,他們不必費什麼大力氣就可以有所發明創造,這就大錯特錯了,其實在科學家的背後,失敗更多,因為他們並不知道科學研究的過程,是在曲折上升的過程中,在不斷的失敗總結中獲得的成果。科學家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擁有永不放棄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