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地下的主體建築,本應固若金湯,為何竟會搖擺然後下墜呢?原因就在於它的地基。1
如此龐大的建築,其對地基的要求,自然也很高。為了預防地質災害,修建之初,就已經用灌注混凝土的方法,將地台及周邊都加固了。
可世事難料,正是鋼塔牛鼻的避雷裝置,竟成為災難的罪魁禍首。
原來,在岩層300m深處,有幾道小裂縫,並形成一個小水穴。
當然了,對於龐大的地下建築,這個地基之下的小水穴,本來是根本構不成威脅的。
但是匪夷所思地,在地下建築落成12年後,這個當日的小水穴,現今已變成一個巨大水穴!
造成巨變的原因,就是雷電。因為導電鋼軌的其中一根,恰好插入到小水穴中,而每次將雷電導入後,產生的放電效應,就如同一次爆炸!
於是乎,日積月累的爆破之後,小水穴就變成了巨水穴。
這個頗像蛋形的巨大水穴,最大直徑超過500米,最小直徑也超過350米,最大深度則超過200米,完全可以容納整個地下建築。
坑已挖好,但要吞噬地下建築,還需要外力相幫。
這時候,電母也趕來湊熱鬧了,一道又一道的閃電,連續不斷破空而至,而且下下正中鋼塔!
鋼塔當然有避雷裝置,並且非同一般的避雷針。它的導電係統,是沿著鋼塔基座,用鑽探機打出十二個深孔,鑽深超過300m,然後埋入鋼軌,再焊接到鋼塔上。
而此時,用作排電的鋼軌,因為穿過建築主體地基的緣故,大部分被拉斷了,剩下的已不堪負荷,也先後自行爆斷。
無法排電後,鋼塔猶如超負荷的充電器,迅速發熱變紅!
三分鍾後,鋼塔也“轟”一聲巨響,從底部爆開了!
猛烈的一陣搖擺後,鋼塔終於轟然而倒,表麵建築的混凝土層,在重壓之下也隨之坍塌。
遭此沉重一擊後,主體建築下麵的岩層,先是出現大麵積的裂縫,然後也漸漸解體,自然再也無法支撐主體建築,於是終於開始轟隆隆的墜落!
南卡嶺也隨之大坍塌,山頭消失不見,原地變成了一個大天坑。
主體建築下墜後,雖然外壁非常堅固,但也難免產生許多大裂縫,淹沒隻是時間問題。
南卡嶺的崩塌,也像推倒多多米骨牌一般,坍塌一路向北纏河延伸,然後就是轟隆隆地,整片的河床連環塌陷。
地震開始了!
地震時間並不長,隻持續了14分鍾,但北纏河段上,幾十公裏範圍內的一切,都變成廢渣。
幸好菊池鳳姬的房間,鋪了厚厚的純羊毛地毯,正是這地毯救了她一命。
幾分鍾後,她神誌稍為清醒後,忙掙紮著爬向東麵牆壁,拉開逃生間門,鑽進逃生滑艙,按下啟動鍵,艙門自動關閉,開始下滑。
她隨身所帶的,僅是一台平板電腦,因為這塊平板電腦裏麵,有太多的秘密。
滑艙垂直下降,很快降落到底,即是第三層的安全區。
地下建築第一層是工作區,大部分的研究人員,墜落前正在收拾東西,準備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