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遇明主猛將投名爭皇位骨肉相殘(中)(二)(2 / 2)

無毒不丈夫,心慈手軟的人是做不了大丈夫的。無論楊廣還是李世民。一向標榜愛民如子的李世民曾經也做過屠城的劣跡。所以說人無完人,玉有微瑕。是不無道理的。這才是真正的人。徹底的人。

繼位以後的楊廣勵精圖治,厲兵秣馬。不大擴大了隋朝疆土,而且經濟繁榮,這不得不說是楊廣的功勞。可以這麼說直到現在史學界都無法評說他的功過是非。功大於過,這是對他最好的評價。他建立了不可一世的莫大功勳。有人曾說中國文學史哪怕隻有一部紅樓夢足以光照千秋,那麼同樣也可以這樣說,就憑一條大運河就可以說楊廣的功績亙古未有。就是這條大運河的開通溝通了南北,為後朝的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想富先修路,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大運河所到之處欣欣向榮,仿佛一條黃金束帶擎起整個中華巨龍。可以這麼說盛唐之世有一半都是楊廣的功勞。雖然這條大運河修建之初不完全是為了經濟建設,楊廣是為了下江南遊玩,但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客觀上推動了社會的大發展。

功高蓋主,李世民不是沒有想過。這也是他最為擔心的地方,不光是他的幾個兄弟,就連他的父親李淵也對他耿耿於懷。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就算他甘居人下又當如何,這些人豈能容得下他麼?他們一定是暗藏禍心。對他這個強者采取先用之後殺之的招數,李世民是何等聰明之人,這點小把戲豈能瞞得過他。可他該怎麼做呢?如果奮力一擊就會留下一個千古罵名。李世民是步履維艱進退兩難。他在這些人當中該怎麼周旋平衡呢?他知道隻要有李淵一口氣健在,太子之位肯定沒有他的份兒,這是顯而易見的。李淵之所以要選定大公子李建成倒不是他如何優秀,而是俯首聽命唯命是從。可以這麼說李建成是一個聽話的孩子。父親叫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而李世民和他完全不同,凡事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處理任何事情都憑借自己的觀察力和判斷力。這就是為人主者的基本素質。要論治國理正帶兵大戰,正如曹操當年所說三個袁本初綁一塊都不如他曹操一人,同樣劉備和孫權也是無法和他相提並論。真正能稱得上聖主明君的隻有曹操一人。李世民無時不刻都在經受著道德和良知的拷問,究竟是一個好的名聲重要還是萬千子民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