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情義切夢裏相會為大業忍痛割愛(中)(一)(2 / 2)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氣勢磅礴。辭藻精致暫且不說,光裏麵的心胸何其寬大。自此以後無人能及。作為曹操的唯一的長子,曹丕老早就惦記世子大位了,可是又不能明爭,畢竟還是要有一些兄長的身份。更何況曹操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實際上這個曹丕並非長子,而是現在的實際上的長子,因為此前曹操還有一個兒子也是第一個兒子,姓曹名昂,字子修,為曹操之妻劉氏所生,可惜在他二十歲的身後一次為了營救曹操而主動斷後,與大將軍典韋一同戰死於宛城。於是長子之位自然就落在了曹丕的身上,可見這個曹丕如此好命,上天都眷顧此人。而曹丕和曹植曹彰乃一母所生,而曹衝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曹丕為了爭奪世子大位,竟然先後采用不同的方法削弱或是害死所有潛在的敵人。最後心安理得順理成章的當上了魏王,繼位之後的他並沒有辜負父親曹操,而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發揚光大了祖業不說,還明目張膽大張旗鼓的做了魏國的開國皇帝,自稱文皇帝,追封父親曹操為武皇帝,看來這曹丕果然是當皇帝的料兒。這自不必細說,而此時是太原留守李淵的三個兒子,前麵說過李淵原來有四個兒子,老三不幸夭折,隻剩下三個了,他們分別是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這三人同樣也上演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因為兒子和兒子之間的戰爭應該是深藏不漏的。否則貽笑大方也未可知。更何況父親李淵能坐視不理麼?他們隻是各自勢力的此消彼長而已。這樣一來二去就自然分出了上下高低。換句話說為了權力之爭兄弟之間可以反目成仇,更不用說父子的這層關係了,但又不能擺在明麵上,所以這種爭鬥十分微妙細致。這個時候任何一個棋子都有可能決定兄弟的生死榮辱。

這邊李淵完全是無心之說,可長孫無忌是何許人也,他豈能看不出這其中的玄機麼?莫非這李淵有立二公子為世子的心思麼?這就是做下屬的本事,但凡上司有任何微妙的舉動,哪怕隻是心思上的異動,他都能第一時間察覺。立即做好應急的準備。但見李淵這般解釋長孫無忌又信以為真了。或許隻是他一時口誤也未可知。畢竟長幼有序,綱常倫理還是要遵守的。更何況長兄如父,他李淵不可能越雷池半步。

“如若三天之後還是不見世民回府,我定不輕饒。你下去吧。我有些累了。”李淵最後這樣說道。長孫無忌深施一禮快速退下,這個時候最好趕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以免遲則生變。長孫無忌善於察言觀色。他倒是覺得這個李淵剛愎自用喜怒無常。一時決定的事情沒過幾秒就極有肯能變卦。他記得有一次幾乎在片刻的時間裏主意竟然更改了數遍。李淵這個人優柔寡斷是出了名的。這一點和李世民是完全不同的。想當初長孫無忌一心認定了李世民和這個多少是不無關係的。自古成大事者都是雷厲風行絕不拖泥帶水,這正是李世民的優點。他倒是覺得這個李世民是一個有大作為的主兒,而李淵是遠遠不及這個兒子的。這正是長孫無忌的高明之處,所以後來人送了長孫無忌一個絕佳的稱謂,老狐狸。可見這個人何其狡猾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