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回虎歸山為非作歹禍端起岌岌可危下(2 / 2)

雖然她現在身邊有張妃和尹妃這兩位美人,但李淵覺得就算這兩位加起來都不及蕭皇後一個人。可見蕭皇後是一個絕世美人無疑。但李淵心裏十分的清楚,這個女人性格剛烈。根本不是他就能隨便駕馭的,因為在這之前宇文化及也對她動了惻隱之心。但這個女人寧死不從。怎麼才能讓這個女人對自己俯首帖耳唯命是從呢?看來必須想一個萬全之策才行。想要對付一個人首先要知道這個人的軟肋和弱點。這才是重中之重。

因為太子楊昭失蹤了,到現在一直下落不明,所以蕭皇後一直把隋恭帝楊侑當成心尖肉寶貝疙瘩。這是李淵發現的。看來想要徹底的征服這個女人還要從這個家夥入手啊。

似玉公主起初十分反感李淵的行為,但經過一頓時間的觀察發現李淵這個人還是講道義的。並沒有取代楊侑當上皇帝,而是成為忠實的奴仆。再加上李世民的苦口婆心的勸慰,她漸漸地心情好了起來。

雖然是這樣,但還是逃不過蕭皇後的眼睛,她還是看到了可怕的事情,蕭皇後從小通讀史書,對於曆史上的權臣當道特別熟悉,尤其是三國的那段時期,一個個耳熟能詳的人物浮現在腦海裏。董卓,王允,曹操,哪個不是這樣的權臣。名為漢臣實為漢賊。現在用來形容這個李淵一點都不為過。因為李淵的權力明顯要超過隋恭帝楊侑。朝中大臣無不怨聲載道。但又沒有任何辦法。因為李淵手裏掌握著朝中的絕大部分的兵馬。這是最可怕的地方。隋恭帝楊侑隻是一個李淵操縱的木偶。蕭皇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和害怕。照這樣繼續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就會重蹈覆轍。看來這個李淵果然心中不軌。他這是誌在天下。現在隻是權宜之計。

可她還一直做著天真的美夢,跟女兒似玉一樣。原來這李淵果然要篡奪他們楊家的天下啊。蕭皇後想到這裏還是倒吸了一口涼氣。這不是剛從狼窩裏逃出來又進虎窩了麼?這該怎麼辦才好呢?

這邊的李淵對蕭皇後念念不忘。正在琢磨著怎麼才能吃下這塊鮮美爽口的肥肉呢?

對於李世民的功勞是有人嫉妒的,或者是仇恨。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世子李建成,他在心裏早已經把自己當成李淵的合法繼承人了。不管未來怎麼樣他就是李家的接班人。這毋容置疑。但這個李世民處處表現的十分優秀。有點喧賓奪主之嫌。這是他絕對不能容忍的。他知道李淵這個人優柔寡斷。弄不好將來這個二弟會是他前進當中的絆腳石也未可知。當然了還有一個人也是。不過這個人李建臣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裏。因為這個人在他的眼裏就是一個酒囊飯袋之輩。根本不足為慮。倒是這個李世民絕不能輕視小覷。因為這個家夥功勞最大,而且籠絡了一大批的各路英才。這也是他最擔心的地方。俗話說的好,世子之位的爭奪到最後拚的就是實力,而實力當中就是人脈最關鍵了。與這個二弟比起來,他這個世子的勢力明顯是弱小單薄了一些。看來他必須早做打算,防患於未然。一定想盡辦法削弱李世民的勢力或是鏟除這個絆腳石才行。但對於後者他還是於心不忍的,畢竟是一奶同胞。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能走到這一步上的。俗話說的好,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還有一句話說的十分靠譜貼切,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他怎麼能對古人的忠告置若罔聞呢?但這個李世民很明顯得到了父王李淵的賞識和重視。李建成心裏十分清楚,李淵目的是整個天下,那麼他就有可能是未來的太子,這可是香餑餑啊,這天下有誰不惦記著呢。更何況這兩位兄弟呢?但作為長者這個位置理所當然是他的,但父王李淵卻明顯偏向了二弟李世民,這要是母妃還健在的話,一定為他著想的。就連母妃臨走之際都不忘提醒他們一句。你們都給我聽好了,無論到什麼時候都要長幼有序。雖然在病床前他的兩位弟弟點頭答應了,但李建成還是不放心的。此一時彼一時。畢竟母妃已經撒手人寰了。可現在這個李世民的勢力又迅速壯大。這直接就危及了他的世子之位。這還了得。他絕不能就這樣坐以待斃。他一定誓死捍衛和守護他的一切。哪怕兄弟情義都全然不顧。眼下還有什麼比世子之位更有誘惑力和吸引了呢?

李建成的雙眼瞬間就變的火紅起來,如炭如篝。他的身體和靈魂被一片欲望的火海漸漸吞沒。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