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回不量力蚍蜉撼樹城門火殃及池魚上(2 / 2)

“你知道我是誰麼?我是獵人。”皇帝李世民笑著說道。

聽到這裏太子李承乾猶豫了片刻。

“我才不管你是什麼人呢?父皇還是為自己早作打算吧。”太子李承乾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讓皇帝李世民撰寫退位詔書。主動交出皇權。這才是明智之舉。皇帝李世民忽然感到這一幕似曾相識。他終於想起來了。就在若幹年前,他也曾經親自上演了這一幕。而那次是他強迫父皇李淵交出皇權。可這次是自己的兒子朝他開了一槍。這也太滑稽可笑了。一想起曾經的往事,皇帝李世民還是有些愧意的,但假如他沒有那次的強迫之舉,恐怕大唐的天下早就不存在了。從一定意義上說他挽救了大唐。可這次明顯是忤逆之舉。這還了得。

“你覺得你能控製整個局勢麼?”皇帝李世民問道。

“這,就不勞煩您操心了。來人啊,伺候父皇撰寫退位詔書。”太子李承乾一聲令下,就有一個侍者小步走了過來。這個時候皇帝李世民大笑了幾聲。

“朕再奉勸你一句,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皇帝李世民又補充了一句。這個時候這些話對太子李承乾已經毫無意義了。

“少廢話,快下筆。”太子李承乾喊道。

正在這時,忽聽外麵人喊馬嘶。這是怎麼回事呢?太子李承乾正在納悶。從外麵匆匆跑進來一個侍衛。麵色慌張。上氣不接下氣。

“大事不好了,殿下,我們被一股來曆不明的人包圍了。”侍衛找急忙慌的說道。

“慌什麼?有什麼可慌的,慢慢說。到底是怎麼回事?”太子李承乾吃驚的問道。這怎麼可能呢?這個節骨眼上會有什麼人來呢?

“小的看的十分清楚,有一隊人馬包圍過來,但很難分清是哪路的。”侍衛趕緊說道。

“再探,越詳細越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太子李承乾有些糊塗的說道。

“一定是程將軍率領著一路人馬趕到了。真是太好了。”外麵的太監秋風大聲的喊道。

這都是事先設計好的,當然是皇帝李世民的如意算盤,程將軍就是大名鼎鼎的程咬金。自從大唐天下平定之後程咬金就告老還鄉了。皇帝李世民自然對這些功臣不薄。不但封賞了王侯公爵,還有大量的金銀布帛,土地不計其數。臨別之際,這些將軍當著皇帝李世民的麵發下了錚錚誓言。如果天下又變他們還會一馬當先奮勇殺敵的。

這是太子李承乾沒有想到的,這可如何是好,他可聽說過這個程咬金厲害無比。看來這次是十分凶險了。但事已至此也沒有回頭路,正所謂開工沒有回頭箭,就算他是一隻蚍蜉,眼下也隻能鋌而走險了。

“那有什麼?至少我們手裏還有一張王牌呢?”太子李承乾惡狠狠的說道,他說的這張王牌就是皇李世民。隻要牢牢的抓住皇帝李世民任誰都是沒有辦法的。想到這裏他的臉上閃現出無比得意的表情來。

說時遲那時快,太子李承乾的人馬節節敗退下來。正在這時突然一個人被皇帝李世民劫持了,太子李承乾定睛一看,原來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東宮侍衛長武安,武安怎麼會被皇帝李世民劫持了呢?敢情這是他們在演戲。因為太子李承乾一聲令下,武安為首的侍衛就包圍住了皇帝李世民,在這個萬分危急的時刻,侍衛長武安靈機一動,就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隻有這樣才能救出皇帝李世民,因為太子李承乾不會見死不救的。當然了發生這樣的事情也是十分正常的。因為太子李承乾知道,父皇是文武全才。想當年也是馳騁疆場的一員將軍。決不能小覷。這是自然的。

“退下,否則我就殺了他。”皇帝李世民用佩劍攔在了武安的脖頸之上。侍衛們一看大事不妙,這要是誤傷了侍衛長還有什麼好果子吃麼?於是就慢慢的往後退去。這個時候的太子李承乾一點辦法都沒有。

“莫不如……”太子李承乾心裏想到。這個時候決不能有婦人之仁。這可是千鈞一發之際。隻要牢牢的控製住皇帝李世民,就算程咬金再厲害也沒用。雖然這個武安是他的得力幹將,但這個時候隻能先下手為強了。自古道無毒不丈夫,與功名大業比起來這個武安又算得了什麼呢?

想到這裏太子李承乾一聲令下。

“抓住李世民。我賞千金封萬戶侯。”太子李承乾大聲的喊道。這個時候侍衛們又重新圍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