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季嚇了一大跳,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看來主子是動怒了。於是趕緊撲通的跪倒在地。
“殿下恕罪,微臣多慮了。還望殿下開恩。”侍衛長文季渾身顫抖的求饒道。這還真應了那一句,自古都是伴君如伴虎,這句話一點不假。此時的文季算是親身感受到了。可以這樣說。頃刻之間他的項上人頭就有可能手起刀落。這絕不是一句玩笑。因為他就親眼所見過這一幕。
魏王李泰沉默了有一會。
“你知道就好,滾吧。”魏王李泰想了想最後說道,這已經是格外開恩了。他可不想因為這件事影響到他的這份難得的雅興。
侍衛長文季慌慌張張的走了出去。隨手關上了房門。
剛好在門口碰到了管家陶沙,陶沙一下子就看出了端倪。
“你可真夠晦氣的,這不是火上找罵麼?你難道不懂得府裏的這個規矩麼?不怪罪你就是燒高香了。趕緊走吧。”管家陶沙不明就裏的說道。
侍衛長文季無奈的歎了一口氣悻悻的離開了。
魏王李泰之所以這樣淡定從容,是因為他在和自己打個賭。他覺得父皇一定有辦法對付太子的。這樣一來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鷸蚌相爭漁翁之利。這是最理想的結果。隻要太子李承乾被打倒。那麼最有可能當上大唐的太子的就非他莫屬了。但他忽略了另一個可能。也就是侍衛長文季的擔心。假如太子謀逆成功的話,那麼大唐天下就徹底的易主了。而他魏王李泰將會永無翻身之日。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因為太子李承乾是根本容不下任何對他構成威脅的人的。
按著侍衛長的想法,他們應該製定另一個方案,就是為了對付突發事件的。也就是一旦皇帝李世民被控製住他們肯定不會袖手旁觀的。正好趁著這個節骨眼上扛起正義的旗幟。一舉拿下太子東宮的所有勢力。這樣一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此時的魏王李泰是和父皇站在一起的。也就是說他是正義之舉。勤王向來是受人推崇的。魏王李泰就可以名正言順當上大唐的皇帝。當然了對於侍衛長文季也沒有這麼多想法,隻是防患於未然。但從客觀效果上來看,卻收到了異曲同工之妙。可魏王李泰還一味的想著自己的如意算盤。
這個夜晚,漆黑漫長。和以往的夜晚沒有一絲一毫的區別。但此時整個京城裏蓄勢待發蠢蠢欲動。
此時的皇帝李世民心裏卻異常的平靜,他依然在案榻之上批改著來自各地的奏折。忽然外麵一陣狂風襲來。窗戶被刮開了。外麵是漆黑的夜。皇帝李世民感覺到了一絲寒意。遠處依稀可以看見一道道的閃電。這暴風雨馬上就要來臨了。他急忙的走到窗戶前,準備關上,可外麵的風太猛烈了。一下子就刮開了。差一點沒把他刮倒。
“秋風,秋風。”皇帝李世民朝外麵喊了幾聲。話音剛落,房門就被推開了。從外麵走進來一個人,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太監秋風。他趕緊深施一禮。
“陛下,您叫奴才。”秋風說道。
此時他都能猜到皇帝叫他做什麼了。
“好的,奴才來就行了。還望陛下保重龍體。”秋風一邊說著一邊去關窗戶。這個時候風明顯是小了很多,秋風很輕鬆的關上了窗戶,並且別了一下。這樣就不會再被刮開了。
“外麵的情況怎麼樣了?”皇帝李世民問道。
“馬上就要到這裏了。陛下,您看,要不要……”太監秋風吞吞吐吐得說道。
“這是什麼話,這是朕的天下,朕才是大唐之主,還會懼怕他麼?朕就在這裏等候這幫烏合之眾。”皇帝李世民十分鎮定的說道,一點都不像大難臨頭的架勢。太監秋風不得不從心底裏佩服這位主子了。
侍衛長文季從魏王府裏走出來,還是有些放心不下,俗話說的好,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實在不行就來一個先斬後奏。想到這裏他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絕佳的辦法。於是就消失在沉沉的夜色當中。
可以這麼說太子李承乾蓄養的死士的數量明顯要超過皇宮的侍衛。這是提前設計好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完全可以控製住皇宮的局勢。當然了也可以說是誌在必得穩操勝券。任何外部的勢力都是來不及的。還沒等反應過來就大勢已去。太子李承乾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當上大唐的皇帝。他也會善待父皇的。給他一個太上皇的稱呼。
這才叫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最高境界。他李承乾就可以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