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茵慢慢地品嚐著這記憶中的味道,想著什麼時候帶佟君磊也來吃吃看,他應該是從沒吃過這麼好吃的薑湯麵吧。明天,再去其他小吃店轉轉,將曾經記憶中的好吃的小吃都去吃個遍。
吃過飯,沿著小巷朝住宿的酒店走去,來到了一個巷子口,正好看到了一家熟悉的店鋪,微微一愣。這家店,可是上輩子的自己常常逛的啊,那時的自己和店裏的老板娘都混得很熟悉了。
不由地走過去,推門進入。一個熟悉而又熱情的招呼聲傳來:“歡迎光臨,進來看看吧。”
還是那家熟悉的店鋪,還是那個熟悉的老板娘。李慧茵情不自禁地走過去,微笑地回應著老板娘的招呼,然後看起了店裏那熟悉的擺設和商品。
這是一家十字繡店,這時候應該是剛開業沒多久吧,牆上的作品不多,隻有幾幅老板娘自己繡的作品。
上輩子的李曉欣對十字繡有著特殊的熱情,一開始,因為國內沒有這方麵的專賣店,因此讓媽媽找了些粗麻布來玩過,但是圖案都是從毛衣書或一些服裝雜誌上看到的一些小幅圖,沒多大挑戰,但還是繡得津津有味的。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從報紙上看到一篇報到,介紹的是杭州的一個下崗女工自己創業在小區門口開了家十字繡店的新聞。忙興奮地記下那個地址,特意抽了個假日跑到杭州,專門撲向那家小店,買了三幅的材料和圖案,共花了1000多元。在那個工資也隻有1000左右的年代,可以說是相當瘋狂了。
因為那時的十字繡可不像後來的那樣,品牌繁雜,那時就隻有法國進口的DMC一個牌子,所以價格是杠杠的。而且一幅圖裏不管這種顏色的線用到的數量是多少,要買就得買整支的,所以配好一幅圖的線,價格就貴了,如果色彩豐富的話,價格就更貴,記得當時挑選的繡品中其中一幅是張風景的,裏麵光顏色就有七十多種,有的顏色用料多點的還得買上幾支線的。再配上專用的十字布,針,線板等等雜七雜八的材料,價格就是蹭蹭的竄,可自己還舍不得放棄任何一樣。
買到十字繡的李曉欣回家後就是日夜沉迷其中,除了上班、睡覺、吃飯的時間就是坐在繡架前了。那時可沒有專門的十字繡繡架,媽媽也是個有求必應的,去朋友家翻出了以前繡花用的花架子,幫著將繡布繃在了上麵。
第一幅圖繡好去裝裱時,在裝裱店碰到了同樣來裝裱的老板娘,才知道這個老板娘也開了一家十字繡店,不過是剛開業,還沒有什麼生意的,主要是店裏的作品太少了。而且人們對十字繡的認識也不多,都是望而生畏,不敢隨便花那麼多錢去嚐試的。
看到李曉欣的作品,老板娘很是喜歡,畢竟這幅風景畫看起來雖然不大,可是色彩層次感實在是太強了,遠看就是一幅真實的放大照片一樣。老板娘知道李慧茵的這幅作品是第一幅大型的處女作,不好意思開口購買,就商量著在她的店裏展示一段時間。主要是李曉欣的作品不光遠看好看,近看那繡工也是很細致的,一點都不像是新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