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為了掩飾。自己某一方麵比別人差,或是達不到父母的要求。例如,考試成績不理想,因此向媽媽撒謊說:“老師沒有把考試範圍說清楚”或“考試那一天正好不舒服”,借此掩飾自己的弱點。
以上兩種謊言,其實正表示孩子的羞恥心和自尊心非常強烈。因為他確實認知到自己犯了錯,隻是沒有勇氣去麵對。
③年紀稍大,例如五歲以上的孩子說謊,很可能是他缺乏安全感,借說謊來尋求保護。這種情況,多半是由於孩子缺乏“愛”.例如,父母離婚、親子關係冷淡、兄弟姐妹不和睦,或者自己是最得不到父母歡心的一個等等。他們最常說的謊言是:“父母如何疼惜我,買許多新衣、玩具給他,我要怎樣父母都會順從他等等。”他們就是從這些自己編造的謊言中,找到自我安慰的辦法,得到滿足。
④為了吸引他人注意。被父母忽略了的孩子,經常會以說謊來引起父母的關心,例如假裝肚子痛、頭痛等。不被老師注意的學生可能會對同學以謊話誇耀他有一個很富有的姨母在外國,今年夏天全家人將會到姨母家裏度假。
⑤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或為了得到一些東西,例如告訴媽媽:老師說明天要交十元買習作簿。其實是拿了錢去買自己喜歡的玩具或食物。
⑥受到環境影響。平時所接觸的小朋友、親友或父母、兄姐常常說謊,久而久之,孩子也有樣學樣了。
⑦孩子的認知能力還未成熟,很多時候,還分不清真與假,把幻想與現實混淆,將一些自己平時的幻想、夢境,或從電視上看到的情景,當成現實生活說出來。尤其是五歲以下的孩子,還無法確實分辨真實與虛幻,就最常有這種情形,父母聽來,就認為孩子喜歡說謊。
(2)如何防止孩子說謊
以下方法不妨試試:
①父母要以身作則,更要避免在孩子麵前說謊。例如媽媽帶著孩子乘巴士,為了少付一點車資,向乘務員說孩子隻是一年級學生。孩子問為什麼,媽媽煞有介事地教他:“如果說真話,就要多付錢,千萬別那麼笨。”孩子聽到耳裏,很容易會“上行下效”,有樣學樣。
②第一次發現孩子說謊時,不要生氣,先要保持冷靜,也不能假裝不知;用緩和的、堅定的語氣向他說明:爸爸、媽媽向來很疼愛你,不過不喜歡說謊的孩子,如果你能不說謊,把真相說出來,爸爸、媽媽會更愛你。通常,孩子知道自己犯了錯誤,又知道父母沒有因此而不再愛他,會樂於把真相說出來。千萬不要強迫孩子認錯,或嚴厲責備和懲罰。若他以後再犯便以同樣方法處理,然後施予適當懲罰,如打手掌。經過一兩次,他會把這些教訓牢記在心裏。
③避免粗暴、嚴厲的懲罰。因為這樣做無疑是讓孩子肯定他的想法是對的:“做錯事一定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如前麵提到孩子撒謊其中一個原因是想逃避懲罰。恐懼受罰的心理,將會使他無可避免的一次又一次地說謊。
④若真要懲罰,必須顧及孩子能夠承受的程度、心理的感受與反應。過度的懲罰,不但會傷害孩子的身體,而且還會引起極度恐懼,破壞孩子的自信與自尊。這些傷害將會使孩子在犯錯之後不能勇於認錯及改過,隻會繼續撒謊作為逃避的手法。
⑤鼓勵孩子承認錯誤。了解他犯錯誤的動機,教育孩子對所作所為負責。當孩子向你誠實地承認錯誤時,應該給予讚許,以增強他的責任心,讓孩子體會到“誠實”的可貴。但對所犯的過失也要有適當的處理,給予應有的教訓和懲罰,以免孩子以為隻要“認錯”就沒事。
⑥不要過分專製和對孩子要求過高,更不要以自己的標準來判定孩子的成敗得失,這樣會令孩子產生許多壓力;壓力會促使孩子不自覺地隱瞞和掩飾真相,漸漸學會說謊。
⑦平時多鼓勵孩子抒發己見,容許他為自己的行為作出解釋與說明;多與孩子交談,增進親子之間的互相了解與信任,是預防孩子說謊的重要前提。
除了以上的方法,父母還要有洞察謊言的本領。如果父母對孩子說的話真假都分辨不出來,孩子會覺得父母很容易受騙,會肆無忌憚地向父母撒謊。這不是說父母對孩子要時常保持警惕;其實,小孩子的謊言總是漏洞百出,並不難發現,隻要稍微關心孩子,就能覺察得到。
因此關心愛護孩子也是避免孩子說謊的重要方法。不要因為任何理由而忽略了孩子,還要將這種深切的愛確實傳達給他,這樣他就不需要千方百計去引人注意了。
6、讓孩子遠離虛榮心的幹擾
心理學認為,虛榮心是以不適當的虛假方式來保護自己自尊的一種心理狀態。是一種不正常的社會情感。孩子擺脫虛榮心的幹擾才能培養起健全的心智。
虛榮心的產生與人的需要有關。每人都有受尊重的需要。這種需要包括成就、力量、權威、名譽、地位、聲望等方麵。有了成就,就可能受尊重;有了力量、權威,就可能受尊重;權威、名譽、地位、聲望都與尊重息息相連。
尊重的需要可以通過許多正當的手段來獲得滿足。幫助他人,他人給你以尊重;工作出色,同伴給你以尊重。可是,也有一些人在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或者尊重的需要可能受到某些挫折時,通過不適當的手段來獲得滿足,這就是虛榮。因此,有的人說虛榮心是一種扭曲了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