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翔可沒有心情欣賞這美麗的夜景,心情極度沮喪,心道自己的點也忒背了:在那個社會裏,升不了職,分不了房,結不成婚。穿越了吧,一天差點死兩次,還把人給殺了。
餘翔找了塊空地,坐了下來。他要好好地靜一靜。紅衣女子沒有說什麼,隻是默默地坐在了她的身旁。
月光斜照在他們的肩上,把兩人的身影重疊在了一起。紅娘子看著地上的身影,呆呆地想著女孩子的心思。
良久,餘翔問道:“你叫紅娘子?”
“嗯,那是我的藝名,江湖上這麼叫,我本姓穆,名紅娘。”紅衣女子柔聲回答。
“穆-紅-娘,紅娘子。”餘翔在心底默念,好熟悉的名字。一個的疑問湧上心頭:“現在是何年何月?”
“崇禎十年三月”紅娘子答。
餘翔心裏一驚,難道是她?“明末崇禎十年—紅娘子—李信—闖王”,難道她就是改寫明朝命運的紅娘子?
如果不是因為紅娘子,李信就不會投奔闖王,沒有李信勸闖王“尊賢禮士,除暴恤民”收買人心,李自成就不會那麼快在河南崛起,明朝也就不會那麼快被滅亡,明朝的曆史或許就是另一種寫法,眼前的紅娘子,她真是那個改寫明朝曆史的紅娘子嗎?
餘翔決定要確認一下這個紅衣女子的身份,於是改換了一種詢問方式:“這裏是在河南地界?”
“是!”紅娘子答。
“你會繩技?”餘翔繼續問,心跳不由加快。
紅娘子驚奇道:“你認識我嗎?我在雜技班裏的繩技可是最好的。”
餘翔終於肯定,眼前這個紅娘子就是曾經改寫明朝曆史的那個傳奇女子。餘翔手機裏還有《李自成》這部小說,他對明末的曆史非常感興趣,手機裏存放了好幾本明末的書籍,難道這真是天意!。
明末的曆史,真是慘不忍睹,據史料記載:“崇禎十年閏四月,北方大旱,中原大地、赤野千裏、餓殍遍野、民不聊生,而地方官吏仍舊逼糧催科、盤剝百姓,村無吠犬、十室九空。黃埃赤地,鄉鄉幾斷人煙;白骨青磷,夜夜似聞鬼。老百姓為了活路,紛紛逃亡,從而導致流民四起,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大明江山風雨飄搖。”
他現在就在崇禎十年,這就意味著他馬上要麵臨著餓肚子的悲慘命運了,楊教授說的“要操心肚子的問題了”沒想到一語成真了,他隱隱覺得,這次穿越與楊教授可能有某種關係。
餘翔可知道,這個時代,老百姓可造了殃,以陝西為例,明末重臣馬懋才寫給朝廷的《備陳大饑疏》中,把當時陝西的災情敘述得甚為詳細,每每讀之,讓人不寒而栗:
"臣鄉延安府,自去歲1年無雨,草木枯焦。8、9月間,民爭采山間蓬草而食。其粒類糠皮,其味苦而澀。食之,僅可延以不死。至10月以後而蓬盡矣,則剝樹皮而食。諸樹惟榆皮差善,雜他樹皮以為食,亦可稍緩其死。迨年終而樹皮又盡矣,則又掘其山中石塊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輒飽,不數日則腹脹下墜而死。民有不甘於食石而死者,始相聚為盜,而一二稍有積貯之民遂為所劫,而搶掠無遺矣。……最可憫者,如安塞城西有冀城之處,每日必棄1、2嬰兒於其中。有號泣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糞土者。至次晨,所棄之子已無一生,而又有棄子者矣。更可異者,童稚輩及獨行者,一出城外便無蹤跡。後見門外之人,炊人骨以為薪,煮人肉以為食,始知前之人皆為其所食。而食人之人,亦不免數日後麵目赤腫,內發燥熱而死矣。於是死者枕藉,臭氣熏天,縣城外掘數坑,每坑可容數百人,用以掩其遺骸。臣來之時已滿3坑有餘,而數裏以外不及掩者,又不知其幾許矣。……有司束於功令之嚴,不得不嚴為催科。僅存之遺黎,止有一逃耳。此處逃之於彼,彼處複逃之於此。轉相逃則轉相為盜,此盜之所以遍秦中也。總秦地而言,慶陽、延安以北,饑荒至十分之極,而盜則稍次之;西安、漢中以下,盜賊至十分之極,而饑荒則檔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