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餘翔的預料的是,大家幹事的熱情極高,新村大多是窮苦人出身,不怕吃苦受累自是不消說,再者這次解決了他們身份問題,都有一種翻身做主人的感覺,他們在心底把新村當成了家,希望新村建設好。
新村建設任務明確,大家幹勁很足,根本不計較個人得失,新村的變化可謂是日新月異。
張家新村後山的山頂製高點,建立了一個大的鍾塔,報時人定時撞擊銅鍾,悠揚洪亮的鍾聲在傳得很遠,新一村,新二村都能聽得清清楚楚,鍾聲成了大家上下班,吃飯睡覺的統一口令。
餘翔聽到鍾聲,知道到了下班的時間。但在不遠幹活的工人似乎還沒有收工的意思。
餘翔對狗蛋說:“火.狗,去和大夥說說,讓大家歇工回家吧,別耽誤了吃晚飯。”
狗蛋說道:“剛才跟他們說了,他們說要修好最後一隴,就收工吃飯,馬上就要完工了。”他們正在地裏整地起壟,紅薯種植選擇前茬收獲後人工除去田間雜草,枯枝落葉。對土壤進行深翻土層曬土,施草木灰,等基肥深施30cm左右,基肥距種苗應在16cm以上。
餘翔見他們的確快做完了,也不再說什麼。
餘翔正在和黃三伯、土老爹一起研究搭建紅薯釀熱溫床,這紅薯釀熱溫床修建可有講究,要選擇背風向陽的地方建苗床,床寬1.2-1.5米,深40厘米,床長根據地形和需要而定。釀熱物加水調濕,但是水分含量達最大持水量的80%,那時候沒有測量濕度的儀器,隻能用手握測,以手緊握釀熱物,指縫見水而不滴水為度。
釀熱物是利用牲畜糞,作物秸稈等釀熱材料發酵生熱,並結合利用太陽光提高床溫。
這種育苗方式做床簡單,成本低,省工,出苗早,釀熱物來源廣,便於就地取材,而且用過的釀熱物還可作肥料。
釀熱物可采用牲畜糞,農作物秸稈等,不腐熟。牲畜糞為高熱釀熱物,秸稈為地熱釀熱物。將釀熱物調濕後填入床內,厚25厘米,輕拍表麵不踩實,保持疏鬆。晴天曬床提溫,溫度低時晚上蓋草簾保濕,以利於微生物活動,釀熱物溫度上升至35攝氏度時,選晴天中午揭開草簾踩實,填入8-10厘米厚的土,排鍾,蓋草簾增加床溫,以利於早出苗,早栽插。
這些技術是餘翔從手機中的《紅薯栽培技術》電子書學來的,可是具體操作,餘翔也不會,自從他上了大學以後,就再也沒有接觸到農事了,至於能否成功做出溫床,餘翔心裏沒底。
好在黃三伯很感興趣,他憑著經驗,已經將苗床搭建起來了,並且已經覺得可行,這給餘翔寬慰不少。
為了以防萬一,餘翔還留出一部分紅薯,進行露天育苗,這種方式育苗慢,出苗少,但是穩妥可靠,萬一溫床育苗失敗,露天育苗還是可以作為補充,避免無苗可種的風險。
餘翔這幾天蹲守在紅薯育苗田頭,掌握紅薯育苗進度,傳授紅薯種植技術,給他們加油打勁。
畢竟,現如今要徹底摒棄餓水稻和麥類種植,全部種植紅薯和蔬菜,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幸虧大家現今對餘翔心服口服,奉若神明,如果換成另外一人,種植紅薯的事情,隻怕是無論如何都推行不開。張家新村隻種植紅薯,蔬菜。
在新村裏,隻要是有空地,都種上了豇豆、南瓜、茄子、油菜、菠菜、韭菜、萵苣、卷心菜、小蔥等。
種植蔬菜可遠比種植穀物麥類糧食要耗費更多的人力。對農田精耕細作的要求更高,狗蛋一天忙忙碌碌,總感覺人手不夠。
這時,餘翔看到禿頭屎蛋挑著一擔糞朝新村走去,餘翔和眾人打了個回村的招呼後,趕緊去追禿頭屎蛋。
禿頭屎蛋見餘翔趕來,慢放慢了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