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下朝,怒氣衝衝,伴君如伴虎,生死隻在皇帝的一念之間。王承恩侍立一旁,不敢做聲。
崇禎坐在椅子上,臉色鐵青,寧遠糧餉告急,催糧奏折一封接一封,軍隊無糧則亡,崇禎召集大臣商議對策,可兩班文武大臣都啞巴似的,誰都不做聲,都采取了消極回避策略,崇禎真想找個由頭,殺掉幾文臣,可當今內憂外患,崇禎還是忍了。
崇禎坐在那裏呼呼生氣,王承恩小心翼翼地送上一杯茶,輕聲寬慰道:“萬歲切勿動怒,保重龍體要緊。”
崇禎心煩意亂,把手一揮。
當啷一聲,瓷碗落地,茶水灑了一地。
王承恩趕緊跪倒,叩頭道:“奴才罪該萬死,奴才罪該萬死!”
崇禎站起身,看了一眼王承恩道:“起來吧!”
踱了幾步,突然想起什麼似的,他問道:“東雙河鎮新村建設情況如何?”
王承恩趕緊上前,恭恭敬敬地回稟:“啟稟聖上,餘裏長正在種植紅薯,以解決糧食問題。”王承恩知道皇上正在為糧食之事煩憂,故而專揀皇帝愛聽的說。
崇禎皇帝一聽,覺得奇怪:“餘裏長難道要用紅薯解決新村吃飯問題?”
王承恩道:“奴才就此事問過戶部侍郎趙孝遠,得知這紅薯耐旱、產量高,比種植稻米強許多。”
崇禎皇帝聽了,點頭不語。王承恩最會揣摩皇帝心思,知道崇禎對這個話題來了興趣,繼續說道:“新村不單種紅薯,還挖井固堤,還養魚,養雞,養豬羊等等,說是要發展循環農業!”
“何為循環農業?”崇禎問道。這個詞他還是第一次聽說,來了興致。
王承恩惶恐地說道:“至於這循環農業,奴才也不知情,詢問趙侍郎,他也不知。奴才這就著人去查清楚。”
崇禎說道:“新村還有什麼新鮮事?”
王承恩不敢隱瞞:“據說新村建了學堂、食堂、澡堂等等,幼.童免費上學,人人免費吃飯,還可免費沐浴,新村內街麵整潔、萬象更新,人人幹勁十足,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崇禎似乎不信,當今世道,人心惶惶,還有人專心生產,還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於是問道:“朕要得到確切情報,不能捕風捉影。”
王承恩道:“啟稟聖上,隻是這新村防守極為森嚴,進村必須要憑身份牌和口令,錦衣衛無法進村探查。”
崇禎說道:“此事不難,傳朕口諭,著信陽府陳振豪前去視察新村,並將視察情況仔細呈報!”
王承恩跪拜:“奴才領旨謝恩!”
不大功夫,三騎錦衣衛馳出皇城,懷揣密旨直奔河南信陽府。
許三小姐在新村住了兩天,還沒有做出合作決定,餘翔倒是希望與許三小姐達成合作關係,用後世的話講,這就是招商引資,充分利用許三小姐的資金和遍布各地的營銷網絡,為餘翔快速地調集所需的物資,尤其是生鐵和硫磺硝石必須找到穩定的貨源,不能僅僅依靠陳知府的非正常渠道供應。因此,餘翔對許三小姐極有耐心,對她也是有求必應。
許三小姐早就遣張義回東雙河鎮取來衣物,她換回了女裝,仔細梳妝打扮一番,對著銅鏡照了又照,直到自己滿意後,她才命人去請來餘翔。
餘翔跨進聚賢堂,眼前頓時一亮。隻見一位身身著淡藍色衣裙,細腰以雲帶約束,更顯出窈窕婀娜,發間一支七寶珊瑚簪,映得麵若芙蓉,豔麗無比。精致的瓜子臉,一雙鳳眼媚意天成,卻又凜然生威,一頭青絲梳成華髻,繁麗雍容,那小指大小的明珠,瑩亮如雪,星星點點在發間閃爍。
餘翔在心底讚歎,好一位古典美女。可他知道,這位美女可不像她外表長得這麼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