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的商務所在東雙河鎮設立辦公點,規範當地買賣,要求明碼標價,買賣自由,絕不幹涉,確保市場公平競爭。許三小姐嗅覺靈敏,迅速地在東雙河鎮開設分鋪,受她的影響,與她有生意往來的幾個大的商鋪也在東雙河鎮迅速地開設分點。
這東雙河鎮原本就是一個位置極佳,商業繁華地方,隻是因為古霸天胡作非為,強占強賣,才致使其凋零,現在新村的打.黑.除.惡,行動,徹底拔除了黑惡的根基。
安定的環境,良好的管理,開放的思路,為東雙河鎮營造了良好的經營氛圍,周邊的客商源源不斷地湧向東雙河鎮。
依照餘翔的建議,商務所對交易進行明文納稅,納稅的主導思想是保護弱勢群體。根據測算,一般和小販每日的交易額在二兩以下。因此納稅額起征點為二兩紋銀,每二兩銀子交易額抽一錢,不足二兩的,不用納稅。
納稅標準透明,自己主動申報繳稅額,出現偷稅漏稅者,一經查出,便逐出東雙河鎮,永遠不得再進鎮做生意。
有了新村前者雷霆萬鈞的打黑除惡行動,大家都知道新村言出必行,賞罰分明,是以,所有的商戶,誠實守信,認真納稅。
東雙河鎮很快便成為遠近聞名的交易市場,一些原本不是本地生產的東西,也被大家拿到東雙河鎮交易。由此催生了諸如貨運業,旅館業,餐飲業的蓬勃發展,東雙河鎮逐步邁入良性發展軌道。
東雙河鎮新村悅來客棧開張了,采取的是標準化管理,上乘的服務質量,良好的性價比,一流的安保,周到的服務,且有新村這個金字招牌托底,往來的客商很快就把它作為住店首選,連府城一些大商行,為了圖人身和財產安全,也把總部遷到東雙河鎮上,常駐新村悅來客棧。是以客棧天天爆棚,很多人想住都住不進來,隻得先登記,並派人盯著,隻要是有人退房,立馬按號進駐。
新村悅來客棧爆滿尚在情理之中,可新村婚姻介紹所爆滿卻出乎所有人意料。
新村婚姻介紹所開在東雙河鎮後街的一個僻靜之所,這也充分考慮到社會習俗,誰願意大張旗鼓地找人托媒嫁姑娘啊,這不明擺的讓人說閑話嗎!
這婚姻介紹所主要是針對新村內未婚男子,餘翔是想讓到了適婚年齡的新村青年安家樂業。
可沒有想到,自從這個婚姻介紹所開辦以來,十裏八村的人紛紛把自己姑娘帶來,讓媒婆張大媽挑選。原來大家在街上看到了新村小夥,個個精神,更重要的是新村撫恤金也讓人眼紅,如果男人戰死在沙場上,孤兒寡母由新村養著不說,還能得到的撫恤金一百兩,這筆錢在當時,可是一筆巨款,誰不眼紅啊,因此婚姻介紹所爆滿。令人更為驚訝的是,一些不缺錢的當地鄉紳巨賈,把自己女兒領來登記,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新村,為自己的將來尋個靠山,找條退路。
再說餘翔,借養傷之名,把所有事物一股腦推給紅娘子,是以新村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紅娘子操持,餘翔養傷期間,各路喜訊接連不斷。
新村茶葉開始裝罐,一些嗅覺靈敏的商家主動找上門來,要求高價收購罐裝茶葉,一律被許三小姐給回絕了。這批茶葉,質量上乘,包裝精美,連許三小姐這般見多識廣的人都很稀罕。
紅薯苗大規模栽插,新村全體動員,田間地頭,歌聲飄揚,一派愉快地勞動場麵。
新村派出了幾路技術骨幹,前往各村指導紅薯栽培,那些窮戶原本害怕種植紅薯,隨著新村大規模種植的感召,知道新村種植紅薯定有深意意,便都全心全意地學著新村種植紅薯。
窮戶老許頭這幾天看著自己的兒子,臉上不由自主地掛著笑容,心裏感覺帶勁。他兒子許多水用心地學習紅薯種植技術,成了村裏頭號技術能手,就連一向瞧不上眼的地主家,也請許多水前去指導紅薯種植,這讓老許頭覺得臉上有光。聽兒子許多水話語中的意思,新村生產大隊大隊長很賞識他,說可能加入新村,老許頭逢人便說這事,他的擔挑找上門來,想學習紅薯栽培技術,可是,光有栽培技術沒有用,已經沒有紅薯苗了。
那些富戶和鄉紳先前都很反對種植紅薯,等見到新村全麵種植紅薯後,他們才感到不對勁,連忙向新村申請紅薯種植的配額,申請得早的幾個富戶還多少得了一點紅薯苗,申請晚了的,就沒有。他們這才知道裏長原來以催還欠款為由,強逼窮戶種植紅薯,其實是在偏袒窮戶,這讓他們懊悔不已,如果當初他們堅持要多種植,肯定能夠爭取到一些配額。
餘翔成天接到捷報,心情愉悅,這傷也好得差不多了。隻是他在心裏惦記著穆曉青和賈斌久,焦急地等著他們的消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