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二虎說這些人意誌很強,無論如何勸說,都拒不交待來路。
餘翔決定最後看那十三人一眼,他不想在無謂的人身上浪費過多的精力,尤其是糧食,抓犯人,不給糧食,這不人道的方式不是餘翔所願意見到的,從這十三人嘴中節約下來的糧食,說不定將來會救活幾十條性命。
餘翔站在牢門外,身後站著一排身背鋼槍的戰士,殺氣騰騰。
餘翔靜靜地看著他們吃斷頭飯,自始至終沒有說一句話,當他們吃完飯後,餘翔手一揮,身後的戰士如狼似虎地打開牢門。
這時,一個年輕囚犯對著餘翔跪倒,苦苦哀求道:“求求大人,你對我們千殺萬剮,絕無怨言。請放過我們大王吧,他是好人。”
為首大那個俊朗的中年人大聲喝道:“小六,不許胡說,住嘴!”
餘翔見這個年輕的囚犯,十四五歲的樣子,生出一絲同情心。
“放開他們!”餘翔說話。
幾名撲上前去的士兵退了回來。
餘翔問道:“有什麼話,你就說吧,這是你最後的機會。”
那個年輕的囚犯並不理會那個中年人,對餘翔磕頭說道:“我叫王小六,我們大王是闖塌天劉國能。”說完,他指著那個俊朗的年輕人道。“他就是我們大王。求你放了他吧,他是好人,救了俺全家,要不是他,我們早就餓死了。”
餘翔心裏一驚,闖塌天劉國能?這可是與張獻忠齊名的起義軍首領,不過,餘翔還是不露聲色地問道:“你就是劉國能?”
那名俊朗的年輕人頭一揚道:“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就是劉國能。腦袋掉了碗大個疤,隻求你給我來個痛快!”
餘翔還深感意外,這大名鼎鼎的義軍首領怎麼會被賈斌久這小子給捉回來了?
“王小六,你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你們十八個人怎麼脫離隊伍,被我們給抓住了。”餘翔問。
王小六也不隱瞞,一五一十地將經過講述了一遍。
原來,他們被熊文燦和左良玉的官兵給打敗,無奈之下,隻得遁入深山。
他們聽說新村富庶,有吃不完的糧食,但是又聽說新村不好對付,闖塌天決定帶著他們隊伍裏最能幹的十七名手下,喬裝打扮,近距離靠近新村,一探究竟,他們混跡在東雙河鎮打探,確定新村糧多錢多,他們決定回去,商議如何突襲。
回山途中,大熱天,走累了,想到樹林裏乘涼,歇息一下,沒想到,遇到新村夜不收,給抓了回來。
餘翔問道:“劉國能,你們在山裏有多少人,吃什麼?”
闖塌天被餘翔問道痛處,一撓頭道:“有七八千人,其中婦女小孩隻怕有小一半,當初被官兵追趕的時候,根本沒有糧食,全靠在深山裏吃野菜,樹葉,好幾天沒有回去了,又熱又餓,估計有不少人死去。”他說完,一個七尺男兒,眼眶都紅了。
餘翔說道:“你想救人不死,卻又有多少人因你而死,你是在以一部分人的生命為代價,去救你一部分人的性命,這樣做,有何意義?我們建設新村也是救人,通過一部分人的努力,去救另一部分人,讓大家都活得有尊嚴。我們目的是一樣,但走的卻是不同道路。”
闖塌天聽餘翔這麼一說,有些驚奇,這些天,他從窮苦百姓哪兒了解了餘翔的為人,大家都把他奉若神明,東雙河鎮繁華富庶,儼然一個世外桃源,這些,他都看在眼裏。沒想到眼前的他,竟然是如此平易近人,還同他推心置腹地說這些話,感到十分意外。
餘翔一揮手,幾個士兵又撲了上去。
餘翔補充了一句:“給他們鬆綁。此事不許傳揚出去。”
幾個士兵齊聲喊道:“是!”
士兵當中有一人名叫劉向義,將他們的談話聽得真真切切。
鬆開綁繩,餘翔與闖塌天如久別重逢的朋友一般,肩並著肩,一起談論對於目前時局的看法,闖塌天毫無保留,把張獻忠和李闖王的近況對餘翔說,他對許多事情有精辟的見解,尤其是對於農民起義的根源,農民的生存狀態,朝廷亂象分析得十分通透,言語之中,透露出對當前局勢的不滿,對朝廷的失望,對救助窮苦百姓的力不從心,對道路前途的迷茫。
餘翔全麵分析當前農民起義的弊端,對社會所造成的破壞,並且深刻地指出,大明王朝內亂,隻會讓蠻夷撿的便宜,最終遭受苦難的,還是大明王朝千千萬萬的窮苦百姓,農民起義最終會成為破壞中華文明的可怕力量。
兩人推心置腹交談,大有相見恨晚之意。
兩人走過一程又一程,足足送出兩裏路,闖塌天說道:“餘千總,我劉國能能認識你,三生有幸,我回去後,好好考慮,如果考慮清楚了,下次來,帶來的可是好幾千人,你可要準備好了,這幾千張嘴,弄不好,要把你們新村給吃窮了。”
餘翔哈哈一笑道:“實不相瞞,我準備的可不隻是幾千張嘴,我可準備了幾萬張嘴的糧食。”
“你就不怕我帶人回來把新村洗.劫一空嗎?”闖塌天半真半假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