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捷報入京 朝堂轟動(1 / 3)

捷報飛快入京,黃昏時分,遞到兵部尚書楊嗣昌手裏。

讀完捷報,楊嗣昌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逐字逐句反複閱讀幾次,心裏才踏實。

楊嗣昌在書房裏踱步,自言自語,大敗張獻忠的,不是左良玉率領的朝廷的正規軍,而是東雙河鎮一位剛剛掛名擢升為千總的餘翔。不單如此,還受降劉國能,朝廷這些年,不知派出多少精兵良將,花費多少銀錢都沒有搞定的事情,居然讓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輕鬆搞定,這人到底是何方神聖?

雖然陳知府在捷報中反複強調是用“四正六隅”、“十麵之網”之策才取得勝利,但楊嗣昌可不是輕易好糊弄之人,千餘人激戰黃土崗與所謂的“四正六隅”、“十麵之網”可沒有半毛錢關係,不過既然陳知府把功勞分一杯給自己,他也不推辭,隻得笑納。

他再細看捷報,眼光落在剿匪千總餘翔名字上麵,前些日子,他就聽說這個餘翔被莫名其妙地委任為掛名千總,不給錢,隻給名分,他認為這是朝廷為了鼓勵地方私人武裝鎮壓流匪而采用的一種手段而已,因此,沒有引起他的重視,現今看來,他疏忽了,聯想到京城一茶難求,聽說就是出自於這個餘翔之手,並且從宮中打探到消息,崇禎皇帝對餘翔其人甚為倚重,楊嗣昌後悔得腸子都青了,隻歎息怪自己沒有對此事引起足夠重視,如今,居然讓陳振豪撿了個便宜,這麼大的功勞居然讓他白白得去,弄不好,他這個兵部尚書之位還得讓賢給陳振豪。

再聯想起近日崇禎皇帝每日下朝前都問前線戰況,楊嗣昌心中一驚,感覺崇禎帝似乎已經得到前線大捷的消息。

左良玉讓他很苦惱,他曾在崇禎帝麵前力薦猛將左良玉任河南援剿總兵官。可最近河南監軍太監盧九德彈劾左良玉狂傲不遜,不聽調遣,不顧大局,按兵不動,致使劉國能漏逃,崇禎大怒,下令徹查,如果不是因為戰事吃緊,怕引起軍隊嘩變,皇上隻怕早就要查辦左良玉。左良玉讓他很被動,令他在皇帝心中位置有所動搖,左良玉雖有將才,但其桀驁不遜,驕狂自大,得罪了甚多官場人士,如果能把餘翔這位猛將收在自己帳下,為自己所用,就不怕官場上競爭對手的傾軋了。

楊嗣昌注意已定,提起筆,連夜擬出一道奏折,他要趕在所有人前麵,將這位剿匪總兵歸攏至自己陣營中來。

並且,當夜,他派出心腹朱人傑前往東雙河鎮,拉攏餘翔。

崇禎急切想知道黃土崗戰鬥詳情,每天都在盼望從河南方向的官方捷報,每天下朝前,他總是不忘問一句:“各位愛卿,剿匪前線可有捷報入京。”得到眾臣否定的答複後,才散朝。他可不願意直接挑明對餘翔的關注,弄不好會惹得一幫迂腐大臣說他不務正業,關注一名無名小卒,更有甚者,還會給餘翔帶來滅頂之災。

原來,兩天前,一向沉穩的王承恩興衝衝地跑來禦書房,當他邁進禦書房時,一個趔趄,差點被門檻絆倒,崇禎非常奇怪。

王承恩站腳未穩,嘴裏便大呼:“萬歲,大喜,大喜啊,餘千總大敗張獻忠,受降劉國能,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崇禎半信半疑,封餘翔為千總才不過兩個月,且沒給錢,給糧,給兵,隻給掛了個名,就能有如此豐功偉績,難道是誤報?隻是這王承恩有天大的膽,也不敢欺君。

看著崇禎狐疑的神情,王承恩拿出一片小絲綢,這是從飛鴿傳書,上麵寫著“餘翔大敗張獻忠,受降劉國能!”幾個字,簡單明了,是派往新村臥底的劉向忠傳回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