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說書人魏鐵嘴(2 / 2)

這位說書人和那位身穿藍布花格子衣服的大辮子姑娘來到餘翔所在雅間,隻見他對著人群掃了一眼,便來到餘翔跟前,一揖到地說道:“這位大爺,請賞口飯吃。”

餘翔並不急著賞銀,而是問道:“你貴姓?”

老頭說道:“免貴姓魏,江湖朋友抬愛,人稱魏鐵嘴。小女魏桂芝?”

餘翔摸出一些散碎銀子扔進他的木瓢。說道:“今晚戊時,來找我!”

說書人一看瓢中賞銀,足有二兩,非常高興,知道遇到貴人,現今二兩銀子,可不是一筆小錢,夠他父女二人半年開銷。連忙千恩萬謝。又細問了餘翔的住處,然後出了雅間。

戊時,餘翔、許三小姐、諸葛山珍等人坐在屋裏聊天,他們並無太多禮數隔閡,餘翔骨子裏非常隨和,這是他在現代社會最底層打磨出來的,融進了他的血液中,並沒有因為他位高權重而顯得高人一等,讓人覺得高不可攀,所以江湖中人對他欽佩有加,真心把餘翔當做朋友。

有人敲門,門打開,隻見魏鐵嘴一人站在門外,魏桂芝並未跟隨前來。

魏鐵嘴進屋,一陣寒暄之後,餘翔開門見山問道:“你想不想知道更多關於餘翔的消息。”

魏鐵嘴眼睛放光,說道:“當然想,當下,關於總督餘翔的段子大熱,大家都愛聽,說書人千方百計地搜集有關他的段子。”

餘翔道:“好,今個我就給你說說確山縣殺苟知縣,大樂山剿匪的故事。”

魏鐵嘴放著光說道:“這事聽說過,外麵傳得很邪乎,小人願聞其詳。”

餘翔讓諸葛山珍將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地講述一遍,餘翔還不時作了些補充。

魏鐵嘴聽完故事,後退兩步,仔細打量餘翔,說道:“外人傳說新晉總督餘大人是一年輕公子,小人見您英俊瀟灑,談吐不凡,對確山縣之事了如指掌,除非親曆者不可,難道——”

魏鐵嘴不再往下說,餘翔微微一笑,啪地一聲,甩開折扇,並不言語。

神拳無敵歸辛樹提掌運氣,隻等餘翔發話,要將這魏鐵嘴一掌擊斃,以免泄露天機。

魏鐵嘴何許人也,慣走江湖,察覺到氣氛不對,撲通一聲,對著餘翔連連磕頭說道:“小老兒什麼都不知道,請饒我一命。”邊說邊對著自己啪啪地扇嘴巴。

餘翔一伸手,許三小姐遞給他一個小布袋子,餘翔把布袋子扔到魏鐵嘴的跟前說道:“起來吧,拿著這些錢,把我剛才說的那一段,編成書,說給大家聽,你能做到嗎?”

魏鐵嘴聽餘翔這麼說,知道不會再受到傷害,他爬起來,拿著布袋掂了掂,足足有五十兩之多,喜出望外,對著餘翔深深一揖,自信滿滿地說道:“多謝打賞,小人對自己這張鐵嘴,有點信心,從明個起,哪人多,小人就到哪說去,不圖回報,這曲《總督痛打苟知縣》的段子一定會很快傳遍大街小巷,婦孺皆知!”

餘翔對著魏鐵嘴很是欣賞,這小子很識相,腦袋靈光,如果這事辦得好,將來還要好好重用重用,輿論宣傳,有時候比長槍利劍都管用。

魏鐵嘴也不辱使命,僅僅兩天的時間,洛陽大街小巷《總督痛打苟知縣》之事是人盡皆知。因為確山縣離洛陽不是很遠,說書人說得是有名有姓,貪官被懲,簡直是大快人心,老百姓爭相口傳,很快地傳到了在福王府朱新甘的耳朵裏。

朱新甘是坐臥不寧,找到福王,說這說書人憑空捏造,毀我朝廷命官名聲,有損朝廷形象。要以造謠罪捉拿歸案,以正官威。

在中國老百姓,誰有膽子敢胡亂捏造罪名,損官員形象,是以在後世,隻要是所謂的謠言在網絡上傳播,幾乎都是真的。在古代也是這個理,沒有人敢拿自己腦袋開玩笑。

福王倒是沒有立即應和朱新甘,他也很喜歡聽書,再說,這個小小的確山縣,和他八竿子打不著,他不想去趟這渾水,他對趙瘋狗說道:“去,把這位說書人請來,與本王說上一段。”

趙瘋狗說道:“是,王爺,奴才這就去請。”

再說餘翔此次來洛陽,要拜訪一位重要人物,這人就是前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於崇禎八年,因鳳陽府陷落,被人彈劾,丟官罷職,現閑居洛陽。

他曾多次勸福王拿出錢糧救濟百姓,犒賞守城士兵,借以“收買”人心,緩和矛盾。可福王惜財如命,不聽規勸,呂維祺隻好把自己家財私財拿出,賑濟難民百姓。他是一位有眼光,有能力,個人修為極好的官員,餘翔此番前來,希望能夠說服他,請他出山,以助一臂之力。

呂維祺無官一身輕,在書房裏手把手,專心教小孫兒寫毛筆字,有老仆人進來稟報:“老爺,門外有人來訪!”

呂維祺很奇怪:自從罷官以後,官場中人視他如同瘟疫,避之唯恐不及,居然還有人主動上門拜訪?出於好奇,他決定看看這人究竟是誰,於是道:“請到客廳敘話!”

仆人應聲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