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第八子,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1636年,皇太極在沈陽稱帝,建國號大清,取義‘清明’,‘大清’有與‘大明’比美之意。
在位期間,發展生產,增強兵力,不斷對明朝作戰,為後世清王朝迅速擴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皇太極對外奉行極力擴張的政策。他命令軍隊建造具殺傷威力的武器紅衣大炮,並且將單一的騎兵兵種,改建成一支騎兵、炮兵與步兵多兵種的軍隊。皇太極十分重視漢族地主知識分子和明朝降官降將的作用,對他們采取招降收買政策。對漢人降將賜以莊田、奴仆、馬匹,並委以官職。對明大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沉誌祥等紛紛自願來投的行為封王封侯,寵榮備至。隨著蒙古的臣服,明朝將領的降順,皇太極逐步建立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大大增強了軍事力量。
對朝.鮮,皇太極經過兩次出征,朝.鮮國王李倧被迫投降,稱臣納貢,允諾與明朝斷絕往來,並將王子送到沈陽為人質。
對蒙古采取恩威並施的政策。皇太極用聯姻、賞賜、封王封爵、定外藩功臣襲職例、崇奉喇嘛教、與西藏僧俗頭領建立聯係等手段,取得了蒙古諸部的支持和效忠。
對明朝,皇太極全力以赴發動戰爭。1635年,他命阿濟格統兵南侵,掠奪人畜十八萬。後世1638年,又命多爾袞、嶽托率軍南侵,攻破城池五十多處,虜獲人口四十六萬,金銀百餘萬兩。為了從正麵打開山海關,後世1640年三月起,發動了錦州戰役。明朝派薊遼總督洪承疇率十三萬大軍往援錦州祖大壽,皇太極親自坐鎮指揮。
作為文治武功一代天驕的皇太極,密切關注著大明的點滴變化,中原餘翔作為一顆新星冉冉升起,當然逃不過他的法眼。他雖然極為愛惜人才,但對於籠絡不了的能人,他會不惜一切代價除掉,例如除掉袁崇煥,打開明朝的大門,為他侵襲明朝邊境提供了可能;這次,他決心除掉餘翔,讓中原出現亂局,這樣明朝出現內憂外患,不攻自破。他先後派出大批武林高手,其中就有璧合僧和北極昆侖,還派出草原第一猛士鼇拜和草原第一殺手毒蝶女魅坐鎮指揮,隻是不曾想一出手就被一網打盡。
當賈斌久將這些情況告知在座的各位,大家都為餘翔捏一把汗。
王承恩說道:“餘總督不得有任何閃失,以後外出要加強守衛,可不能再冒失了,嚇死人了!”他是真心關心餘翔。
餘翔也心有餘悸,這次真是太懸了,如果賈斌久晚來一步,隻怕性命不保。
大家紛紛獻計獻策,武聖人艾連池道:“翔兒是我和空空道人的徒弟,以後我倆就貼身保護,寸步不離,再加上帶槍侍衛,安全還是有保障,隻不過翔兒以後不得隨意出總督府,在外留宿。”言外之意晚上不能再去四德客棧了。
如今許三小姐身孕在身,不能再與她風流快活,去不去無所謂,正好借此機會,可將她接到總督府安心養胎,因此爽快答應。
最後,賈斌久將黎小紅稀裏糊塗卷入到此次劫殺的情況說了一下,眾人義憤填膺,紛紛提出要將黎府查抄,可餘翔心裏明白,即便沒有她攪合,此次劫難也必然發生。
第二天一大早,黎府被圍了個水泄不通,幾百隻黑洞洞的槍口對準黎府。
餘翔冷眼看著黎府裏的人一個一個舉手投降,從府內走出來。
最後,黎小紅走出黎府,身穿白色水墨繡花真絲長裙,經過精心打扮,胭脂口紅,美豔動人。所有人不禁為她惋惜。
她大大方方走了出來,並不驚慌,蒼白的臉頰上沒有絲毫表情,手裏握著一柄亮閃閃的新村牌純鋼尖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