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在農曆大年初二這天,鼇拜和毒蝶女魅回到了滿清皇都沈陽,隨後,被帶到了大政殿,皇太極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審問鼇拜。
其實皇太極對於鼇拜在安陽的遭遇早已知曉,皇太極將鼇拜在大臣麵前公審另有目的。
皇太極看著滿臉長滿毛茸茸的胡子,看起來像個野人一般的鼇拜,陰沉著臉問道:“鼇拜,你此番前去,任務失敗,為何不自我了結,還不遠萬裏,苟延殘喘,回到京都?”
鼇拜不愧是滿清第一勇士,武功雖然被廢,但那雙眼睛還炯炯有神,大聲答道:“回稟大漢,我雖身殘,但我誌變得更堅定,餘翔小兒,摧毀我體魄,羞辱我大清。如果大清第一勇士受辱自盡,正中了他的奸計。我不但要讓他如意算盤落空,還要留著一條破命,有朝一日一雪前恥,讓餘翔小兒知道,羞辱我大清臣子,羞辱我大清是他犯下最可怕的錯誤,我發誓,有生之年定要將他千刀萬剮,揚我大清國威!”
皇太極一排龍椅扶手大聲說道:“好,鼇拜,你不愧是我大清第一勇士,你勇猛的是意誌和精神,而非你的強健的身子和超人的武藝,我大清有這樣的勇士,何愁四海不平!”皇太極掃了一眼群臣,問道:“餘翔小兒忒猖狂,該如何打掉其囂張氣焰?”
從文臣中走出一人,皇太極定睛一看,是他倚重的漢人文官範文程。
範文程說道:“最近,臣常聽到餘翔其人其事,此人身世成迷,行事乖張,自他出現到不到一年功夫,剿匪禦敵,抗旱救災,將河南政治得井井有條,聲名鵲起,河南境內,商人、百姓、士紳將其奉若神明,此人不除,必將成為我大清的禍害,奴才認為,乘此人羽翼尚未豐滿,盡快剪除之。”
此話正合皇太極的心意,點頭說道:“內秘書院大學士所言極是,朕也有此意,隻是他身處中原內地,我大清鐵騎被吳三桂牽製在關寧一帶,又如何能與餘翔小兒交上手?”
範文程直言不諱說道:“大明帝國,人才濟濟,但到如今,內亂四起,國破家亡,其根本原因是朝臣相輕,互相傾軋,但凡有能人,便會被朝臣圍而攻之,據我所知,餘翔目前就是朝臣中的眾矢之的,如若沒有崇禎的庇護,隻怕此人早已屍骨無存。但崇禎心胸狹窄,誌大才疏,如果讓他對餘翔信心動搖,餘翔在大明就會成為萬民之敵,如果能接明人之手,將其剪除就更好,如果實在剪除不了,將其逼反,大明便會內亂不止,騰不出手來對付我大清,大清坐收漁翁之利即可。”
皇太極聞後大喜,大方向定了下來,皇太極便召開心腹大將密議,隨即一項敲山震虎的計策拋了出來。
大清使臣來到大明皇都,遞上抗議文書,抗議大明河南總督宇翔恣意殘害大清將領鼇拜,要明朝將宇翔削去官職,交給大清,大清便會撤退三百裏,兩國永遠和好,如若不然,滿清會舉全國之力,攻打大明,以雪大臣被辱之恥!
崇禎接到抗議文書,在禦書房裏,獨自一人哈哈大樂,這太解氣了,這麼多年,滿清攻城略地,攪得民怨沸騰,眼見滿清滅朝.鮮,滅蒙.古,但大明內憂外患,自顧不暇,國力日衰,但滿清恰恰相反,國力強盛,咄咄逼人,對大明虎視端端。
這還是第一次接到抗議文書,大明將領居然欺負起了滿人大臣,還將其弄殘廢了放回,其實這個情報崇禎早有所得,王承恩早就將這個情況如實彙報,當初沒有引起崇禎重視,當初崇禎覺得應該處死罪犯,而非弄殘廢後放歸,萬萬沒有想到會弄出如此大的動靜來。崇禎見到交出餘翔,滿清退避三百裏這條,非常心動,如果這樣,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得到三百裏城池。他要將這則消息放在朝堂之上,看看大臣們的反應。
第二天早朝,崇禎便將這則文書拋出,當太監讀完文書內容後,隻見大臣們個個麵帶憂色,幾乎無一人表現出歡喜之色。
崇禎很奇怪,但還是不露聲色。沉聲靜氣地問道:“各位愛卿,當如何看待此事?”
大家看不出崇禎的態度,隻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無一人上前回話。
“楊愛卿,說說你的看法!”崇禎點名楊嗣昌。
楊嗣昌趕忙出列,答道:“啟稟萬歲,微臣覺得此事還得從長計議!”
“哦~?如何個從長計議法?”崇禎問道。
“微臣以為,應該將此事調查清楚,如果是餘總督的責任,我們絕不應偏袒。何況此次清人表現出了極為誠懇的態度,退讓三百裏,因此,此時下結論前應當慎之又慎。”楊嗣昌模棱兩可地回答道。
薛遵憲不明所以,他以為崇禎還偏袒餘翔,也不顧其他大臣的仇恨,出列替餘翔說好話道:“這個鼇拜,沒有我大明通關文牒,偷偷摸摸跑到河南作甚,分明圖謀不軌,微臣以為,餘翔此舉,長我大明士氣,滅了滿清威風,當獎不該罰!”
此言一出,激起朝臣一片議論之聲,大家紛紛將憤怒的目光投向薛遵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