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清兵完全撤離,餘翔這才命令打掃戰場,在就地挖了兩個巨大的坑,一個坑埋難民的屍體,另一個坑埋清兵的屍體。
盧象升站在一邊,幾次欲言又止,到後來實在忍不住,說道:“總督大人,為何不割下清兵的頭顱呢?上報朝廷,可論功請賞!”
餘翔搖搖頭道:“算了,這次僥幸得活就夠了,如果朝廷真顧你我死活,就不會讓你我隻身冒險,見死不救,這些戰士雖是侵略者,但如果大明強盛,政治清明,就不會來侵略了。他們也是戰士,讓他們入土為安吧。”
盧象升見餘翔主意已定,便不再說什麼。
打掃完戰場,新衛軍撤離巨鹿。剛走在路上,有士兵來報:“廣宗縣緊閉城門,說難民中夾雜清軍細作,說什麼也不讓難民進城。”
餘翔氣急而樂,知道讓難民朝著雞澤方麵轉移,然後一起向安陽轉移。
...
再說清兵這邊,嶽托被紅衣大炮擊中身亡,清兵亂作一團,在查看嶽托過程中,又有幾枚炮彈落在清兵的陣地上,右翼軍的主要將領幾乎全部陣亡,清兵亂了陣腳,因此吹響了收兵的號角,迅速回撤,向北線多爾袞靠攏。
多爾袞了解到戰況,極度震驚,他們這次可謂損失慘重,清兵鐵騎損失就達幾千,這可是精銳中的精銳,大將嶽托還在巨鹿之戰中陣亡,此次戰鬥,大傷元氣。
嶽托軍事指揮能力,並不在多爾袞之下,是清軍有名的常勝將軍。因此不敢貿然對新衛軍進攻。嶽托的死對多爾袞打擊極大,對新衛軍產生忌憚之心,不但不敢主動攻擊新衛軍,反而擔心遭到新衛軍攻擊,因為這次他們孤軍深入,沒有絲毫後繼補給線,靠的是一路搶,一路打,以戰養戰,如果真遇上強硬對手,他們這隻隊伍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多爾袞確認新衛軍沒有追擊他們意圖後,並沒有急於離開,而是將矛頭指向了在其北麵的陳新甲所部。戰勝陳新甲所部,就可以打掉緊咬其後的追兵!
多爾袞將計就計,在陣地上插更多旗幟!
陳新甲得到戰報,清兵大挫,損失慘重。再觀測到清兵陣地上插了更多旗幟,陳新甲認為清兵還是在虛張聲勢,是兵力不足的表現,當即全麵發動進攻,朝著清兵陣地猛攻。
哪知剛剛出兵,便進入清兵埋伏圈,陳新甲所部根本不是清軍鐵騎的對手,損失慘重,扔下二萬多人屍體,狼狽逃躥回城,大門緊閉。
多爾袞擔心新衛軍殺回,已成驚弓之鳥,不敢多做停留,率兵倉促回到塞外,曆史上攻破濟南,掠奪大量人畜的情況沒有出現,不過多爾袞還是留下了很多漢人奸細,四處散播餘翔屠殺難民的謠言。
再說陳新甲,被清兵打得大敗,氣急敗壞,大罵新衛軍沒有前來救援,好在清兵並沒有繼續進攻。
清兵退去後,陳新甲忙派人去探聽新衛軍的動向,得知新衛軍已經班師回到安陽,留下了兩個巨大的萬人坑。並且沒有割走清兵的首級。
陳新甲大喜過望,半夜三更,他令人刨開清兵坑,將清兵首級一個不拉地割下來,足有六千之多,且全是清人的首級,一次性取得如此豐碩的成功,這在之前可是絕無僅有。
陳新甲雖敗猶榮,趾高氣揚地班師回京。得到滿朝文化和崇禎皇帝的隆重接見。
陳新甲惡人先告狀,首先告盧象升違抗軍令,不堅守巨鹿,臨陣脫逃,致使陳新甲的軍隊遭到清人的襲擊,損失慘重。
二告新衛軍突然出現,協助盧象升逃跑,打亂了原先的軍事部署,並且沒有協助陳新甲所率軍隊對抗清兵,如果新衛軍不臨陣脫逃,或許能一股作氣,將來犯清兵一網打盡。
最後才是吹噓如何英勇殺敵,如何取得赫赫戰功。
崇禎本來對陳新甲所言有些懷疑,但是耐不住楊嗣昌和一幫朝臣言之確確,一致力挺陳新甲,再見到陳新甲帶回來的清人首級,經眼看,個個都是清人首級,無一是假,崇禎全信其言,大賀朝堂之上,禦賜慶功宴,將清人首級展覽三日,以壯大明神威,陳新甲被京城百姓擁戴為大英雄。
陳新甲所到之處,百姓為之歡呼,深受百姓愛戴。
崇禎皇帝非常高興,沒想到由楊嗣昌推薦的陳新甲會取得如此戰功,且一舉將清人打回關外,一場虛驚就如此化解。
頒布聖旨:因陳新甲禦敵有方,戰功卓著,當即任命陳新甲為兵部尚書。楊嗣昌慧眼識人,舉薦有方,任為首輔大學士。
曆史被變了個方式演繹,這倒是餘翔萬萬沒有想到的,無恥的人為在封建專製下,寡廉鮮恥,其欺上瞞下,卻過得如魚得水,左右逢源。盧象升憂國憂民,死而後已,卻處處碰壁,遭人排擠。
陳新甲做了兵部尚書後,擔心在巨鹿戰場上的那些事情被揭露,因此處心積慮,動作連連。先對盧象升舊部宣大兵進行打壓,將其主要將領調離,一些不服管的將領不是下獄就是被秘密.處決,派自己的心腹統管宣大兵,營造一種恐怖氣氛,對一些不服管的士兵實施無情打擊,弄得宣大兵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