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事析理讓論述更深刻
作文步步高
作者:韓延明
緣事析理是指依據事例分析它所蘊含的道理。“事”是引子,由此生發開來,由點到麵,由此及彼,由表及裏,尋求本源,剖析道理。
一、抓住本質,以小見大
這裏的“小”,指的是小題材;“大”指的是重大的深刻的主題。相對於國家大事來說,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就是小題材;相對於人生來說,自然景物、蟲魚鳥獸就是小題材;相對於情節複雜的事件來說,零星的事情就是小題材;相對於浩大的場麵來說,人或景物的細枝末節就是小題材,如朱自清筆下父親的“背影”……世界很大,小事很多。我們要細心觀察,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小事中挖掘出大道理。
二、由此及彼,展開聯想
聯想,是根據事物的內在關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如一提起火燒圓明園,你就會聯想到英法聯軍、慈禧太後等。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著的,它們之間總有各種各樣的聯係。我們可以從一個高官的落馬,聯想到眾多同類的高官,進而聯想到他們腐敗的原因,再想想腐敗的根源在哪裏?怎樣才能根治腐敗?隻有這樣層層聯想,寫出來的文章才能有深度。
三、進行對比,促人思考
人類認識事物的主要方法是比較。比較是將認識引向深刻的重要思維方法。如王安石在《遊褒禪山記》中寫前洞與後洞,正是運用比較的方法,才得出“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誌者不能至也”的深刻論述。
四、擺出現象,追溯原因
我們對事物的認識不能停留在表麵上,思維要有穿透力。要善於以問引論,追根求源,把隱藏在事物內部的本質揭示出來。比如《“百姓包養”的郵政體製還要繼續多久?》一文就是從郵政漲價開始追問緣由,挖掘出郵政係統仍舊是百姓“包養”模式而不是市場競爭模式這一根源,顯得深刻有力。
五、一分為二,辯證分析
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問題,才能避免認識的片麵性。分析問題時,既要看到它的正麵,也要注意它的反麵。比如《狼來了》中的片段:
中國加入WTO,美國的柑橘來了,小麥來了,大豆來了……外國貨嚴重衝擊著中國市場。由於“狼先生”到來,把本該屬於我們的金牌奪走了,或為我們摘取金牌設下了障礙。可轉念一想,“狼來了”也未必不是好事。正因為狼先生的到來,才暴露出我們的不足,逼著我們因“亡羊”而“補牢”。
作者運用辯證思維的方法,分析得深刻透徹,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