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學類文本的閱讀

閱讀訓練場

作者:王學華

【技法指津】

自然科學類文本往往是用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自然科學的知識和原理的文字。它滲入各個學科,將自然科學、現實生活等融為一體,給人以豐富的知識和智慧的啟迪。閱讀自然科學類文本時,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全麵感知,概括內容。要掌握一篇自然科學類文本的主要內容可以從下麵幾個步驟入手:第一,整體感知。先把文章通讀一遍,大體了解文中講了哪些科學現象或科學問題。第二,解讀標題。文章的標題與內容的關係十分密切,我們可以透過標題去了解文章內容。第三,重讀精段。一篇文章有若幹段落,我們要善於找出文章中的重點段落強化閱讀。第四,提煉歸納。即在上述步驟的基礎上找出關鍵性語句,或能直接揭示出文章主題的關鍵性語句,並梳理概括主要內容。

2.立足文本,理清順序。自然科學類文本十分講究說明順序,所以我們在閱讀時要分清其說明順序。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時空順序、程序順序和邏輯順序等。那麼怎樣才能理清文章的順序呢?尋找路標——語言標記。如表明時間變化的詞語、空間變化的詞語以及事物內部關係的詞語等,當然也可以從分析結構和梳理思路入手。

3.揣摩用詞,品味語言。自然科學類文本的語言特征是準確、簡明、生動。在說明事物時,在時間、空間、數字、範圍、程度等方麵均要求準確、嚴密。那麼我們如何去品味呢?首先揣摩詞語。我們在閱讀時要推敲那些表數字或表範圍程度的修飾限製性的詞語,感受用詞的準確性和嚴密性,即使是一些看似模糊的詞語也不能放過,如“大約”“估計”“可能”等。其次,通過說明方法的分析來品味語言。說明方法主要有下定義、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等等,通過這些說明方法的分析,我們會感受到語言運用的準確與簡明。當然,自然科學類文本有時也穿插著一些形象的描寫。因為形象的描寫,可以把抽象的、枯燥的科學知識說得具體,生動,增強文章的可讀性,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

4.依據材料,正確推斷。這是自然科學類文本的考查要點,它要求我們把文章的內容、相關知識和推斷的方法等綜合起來運用。就推斷方法而言,主要指一般的邏輯推理方法,如分析綜合、歸納、演繹等。有時候,推斷類題中的某些信息無法從文本中直接找到,但它們一定是依據文本中的有關內容推演而來的。因此,依據材料內容進行分析與推斷,是做對題目的關鍵所在。

【閱讀訓練】

龍卷風

連日來肆虐美國南部地區的強風暴影響範圍以及造成的人員傷亡為數十年來罕見。本次強風暴的主角是龍卷風,它何以讓美國損失慘重呢?

龍卷風是在極不穩定天氣下因空氣強烈對流運動而產生的,常伴隨著高速旋轉的漏鬥狀雲柱,其中心附近風速可達每秒100米到200米,最高甚至達到300米,這比台風(產生於海上)近中心最大風速大好幾倍,其破壞性極強。

龍卷風實質上是一種強烈的、小範圍的空氣渦旋,它上部是一塊烏黑或濃灰的積雨雲,下部是下垂著的形如大象鼻子的漏鬥狀雲柱,一般伴有雷雨,有時也伴有冰雹。僅僅一處龍卷風,就可以造成十分驚人的破壞。龍卷風所到之處,滿目瘡痍:斷磚碎瓦、被“腰斬”的大樹、被砸得麵目全非的汽車……

單個龍卷風的地麵影響範圍並不大,影響地區的直徑從幾米到幾百米,平均為250米左右。單個龍卷風這樣小的影響範圍何以最終造成那樣大的災害呢?美國國家氣象局官員斯科特·夏普說,造成嚴重破壞的龍卷風並非隻有一個,而是幾十上百個。它們來自同一個風暴係統。一個龍卷風剛剛消散,另一個就緊接著出現,僅北卡羅來納州就收到了62次龍卷風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