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一份薄麵(2 / 2)

經過頭腦一過濾,上官清不好做決定,他想聽聽老婆的意見,問:“你怎麼考慮的?”

關鍵時刻把問題推給老婆,不是推卸責任,而是尊重對方的表現。

呂為情不假思索地說:“要我說,你隨劉書記去夷州,我在家裏堅守陣地。”

上官清也考慮到這條路是最理想的,可是,自己沒有離開過老婆,加上兩個孩子留給老婆,這也太狠心了。另外還有一點,就是自己沒有資金,沒有經驗,去了夷州後,除了會給劉書記增添麻煩外,別的兩手空空什麼都沒有。

上官清說:“我走了,你一個人怎麼辦?”

呂為情說:“為了我們這個家,我就在家裏把兩個孩子撫養大,等著你凱旋。”

呂為情知道,話說得輕鬆,但實施起來很難,家裏長期沒一個男人,既當爹又當媽,人到中年兩地分居,容易嗎?

上官清想到要離開老婆,一個人在外闖蕩,成功了,自然榮歸故裏,為家人增光掛彩。可失敗了,又怎麼向家人交待?

上官清問:“你決定啦?不後悔。”

呂為情反問:“你有別的更好的辦法嗎?”

上官清說:“還是不要分開,我們再去找份工作吧。”

呂為情說:“一方麵,我們兩個都要麻煩劉書記找工作,不好開口,再說,劉書記也傾向於第一條路,一人在家,一人下海。另一方麵,我們都去找份工作,假如運氣再背,兩人第二次麵臨下崗,怎辦?”

這個問題上官清也考慮到,第二次麵臨下崗,那真會把人給整瘋。

兩人商量到下半夜,下不了決心,沒有個結果。

第二天,呂為情把雙方的親戚叫來了,把這個情況端出來,讓大家出出主意,好好參謀。

講是雙方的親戚,其實最有說話權的,是呂為情的父母。

呂為情的母親在這個家裏講話算一言九鼎,通常情況下,呂為情的父親也要聽她的,可就是這件事,兩人的意見相左,這讓呂為情下定不了決心,

呂為情母親堅決不讓女兒、女婿分開,小孩正需要教育時,身邊走掉一個人,去這麼遠的地方,家就是一個殘缺不全的家,不忍心叫自己的女兒孤苦伶仃地留在家裏受苦,打死也不同意。

在這個問題上,呂為情父親有自己的主見,他認為,現在國家政策好,鼓勵大家自主創業,大膽去闖,他相信自己女婿有這個能力,名牌大學畢業還比不過一個農民工,正好趁這個機會,到南方去,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發揮自己強項。

呂為情母親那裏肯放女婿出去,她沒有這麼多思想,她隻想女兒不要受苦,平穩過著小日子就行。再說,她也沒看到自己的女婿有什麼強項。當初女兒嫁給他,也是女兒態度堅決,這是她的選擇,換了自己,一百個不滿意。再說,女婿出去後,難免受到外麵花花世界影響,有錢就變壞的例證很多。出去以後,兩種可能,一種就是失敗了,灰頭土臉地回來了,什麼都沒有,還有可能背上一屁股債;另一種就是成功了,發達了,可誰又能保證他不變心,現在自己用不友善的態度對他,說不定他發達了翻臉不認人。

他們兩人的意見不統一,讓呂為情拿不準。

上官清雙親遠在農村,沒時間趕過來,他隻叫了在北京做臨時工的堂姐,她作為親戚代表參加。

呂為情問堂姐,這件事你是怎麼考慮?

堂姐笑著點點頭說,這麼重要的事情,由你們決定,她沒有意見。

堂姐從農村出來在一家醫院做衛生,這份臨時工還是上官清找同學幫忙介紹進去的,堂姐很清楚,這種場合,就算有建議,也不敢提出來,他們怎麼決定,那是他們的事。

呂為情用眼角斜視了一下,問她也是白問,說:“大家快點拿個主意,劉書記還等著我們的決定。”

呂為情母親說:“那就叫劉書記把你們兩個都安排到中直機關裏頭,哪怕臨時打工也行。”

呂為情說:“人家答應幫我們解決一個人的就業問題,一下子提出兩個,恐怕不妥。”

呂為情母親說:“這有什麼不妥,他一個省部級領導,安排兩個人就業,還不一句話的事。”

呂為情說:“說得輕巧,人家也要去求人,又不是在夷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