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箭在弦上
李可睿把目前夷州市用電情況做了具體情況彙報,他特別強調:就目前我市電力情況來看,是不能滿足生產和生活的需要,特別是生產高峰期和炎熱天氣,隻能供應效益好的企業優先用電,或者生活用電。下一步,日本財團入駐我市,用電成了大問題,如果不解決,是不可能給外資企業提供足夠的電力,企業沒電,談何生產,怎麼能留住外資企業?
大家發表的意見,都沒有實質性的東西,沒有一個講到拿出什麼辦法來解決?
這個結局,讓劉書記意想不到。說明,大家沒有為夷州用電想辦法、出實招。
最後,由劉書記做總結性講話:“同誌們,用電是我市經濟發展中的一個瓶頸,要想發展經濟,解決用電問題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這個瓶頸必須要破。剛才,大家都發表了個人意見,但這不是我想要的,因為大家隻講困難和問題,困難和問題還要大家講嗎?那是擺在我們麵前的事,關鍵要提出解決問題的可實行方案,這才是我們今天把這個重大問題提到常委會上的目的,這充分說明,大家還沒有發揮主觀能動性,沒有開動腦筋,沒有設身處地為夷州建設發展出謀獻策,難道我們就沒有解決的辦法嗎?所有決策和辦法都是想出來的,都是逼出來的。我這次回北京休假,其實不叫休假,我是去討飯去了,不是為我個人去討飯,而是向夷州市人民去討飯去了。7天時間我跑不少於十個部門,都是為了夷州去爭取政策上的支持和優待,有的部門跑得有點效果,有的部門也是白跑,不是人家不給我們,他們也有難處,沒辦法給我們開綠燈,不存在特事特辦。就單單國家電力總局,我跑了兩趟,總局的領導對我很客氣,也幫我想辦法。可是,他手上的電力也是有限的,多給我們一度電,別人就少了一度電,對他來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也有難處,我跟他商量來商量去,最後還是無功而返。麵臨著這麼一個嚴重困難和問題,我們不能坐以待斃,不能伸手向上級要,而要自力更生,挖掘潛力,借改革開放東風,打一場解決用電翻身仗。我這裏有一個想法,也隻有這個辦法,才能解決用電基本問題,那就是以優越的條件吸引外來資金,來開發我市電力資源。我做了一個統計,其實我市的電力資源很豐富,隻是沒有資金開發出來,就我市的水利資源也是最豐富,我們的母親河上遊就可以建一座大型的水力發電廠。電力總局的領導跟我說,他可以給我們項目,但資金沒有,他講得很白,錢由我們自己籌備,項目他負責批。那也好,隻要肯給我項目,資金方麵,我們沒有別人有。也就是我們可以借助別人的資金辦我們的事,這樣既可以解決用電問題,也能開發資源為我所用,而且還能增加創收,做到雙贏。縱觀國外,他們是電力足而沒人用,我們反過來了,是電力無法滿足現代化建設需要。總之,我們現在隻有這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吸引外來資金,共同開發電力資源。大家看有沒有意見。”
剛才叫大家發言怎麼才能解決目前電力短缺問題,沒有一個人能說到點上,現在劉書記自己提出一個很好的方案,再叫大家提意見,誰又敢提出反對意見呢?顯然是不現實的。
果然,大家都搖頭晃腦地表示沒意見。
最後,劉書記又做總結性講話說:“既然大家都沒意見,那就這麼定,首先考慮在我們市的母親河上遊交溪流域建一座大型水庫,主要功能為防洪兼顧發電,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建成後,夷州市防洪標準從30年一遇提高到80年一遇。市政府建設局向省建設廳打報告立項,再由專門人士進行論證,以市政府的名義發布招商公告,盡快把廣告打出去,隻要有人願意來我市投資建設,不管哪方麵的資金,我們都歡迎,但必須要有實力的公司或個人,說空話、假話、套話的人不要來。我市的投資要占50%以上,我們必須要控股。資金來源方麵:采取向中央、省爭取一點,我們自己籌措一點,再向基層單位擠一點的辦法解決,這項工作急不可待,箭在弦上。沒有電,企業沒辦法運轉。這次我們下大力氣整頓‘僵屍’企業,從一定程度上來講,也是考慮用電不足的問題。另外,大家都知道,日本財團投資建設項目與我市已經簽約,下一步馬上入駐建設,如果用電問題沒有解決,我們兌現的承諾就無法實現。我建議,這項工作由市政府分管電力的廖副市長具體抓,電力公司上下全力協調配合。明天開始算起,半個月之內我要見到可試行性論證報告,論證報告出來後,在座的常委們都要到現場考察,再向上級申報項目。項目批下來後,立馬開始招商引資,工作要一環緊扣一環,不能出現任何紕漏。如果哪個環節出現阻力和困難,你們要及時報告,需要林市長出麵協調解決的,要及時向林市長報告,需要我出麵協調解決的,我定當全力以赴解決。好了,這個議題就到這裏,下一個議題是幹部提前退居二線事,先由組織部楊立誌部長做個簡要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