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實一種》感受餘華的先鋒實驗精神
專題餘華論
作者:王娟
餘華是一位個性鮮明的先鋒小說作家,創作了大量極具自身特色的優秀文學作品,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活著》等。本文我們所分析的小說《現實一種》即為餘華80年代的重要作品之一。在小說《現實一種》之中,血濃於水的親人之間互相殘殺,到處都充斥著仇殺和算計。人性之中的“惡”被暴露無遺,親情蕩然無存,隻剩下絕望和傷害。在閱讀一幅幅“由死向生”的殘酷畫卷等過程中,我們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作者餘華的先鋒實驗精神。
一、“由死向生”的輪回
在小說《現實一種》的字裏行間,我們看不到一絲一毫的個人感情。作者餘華將自己扮成了一副超然事外、態度冷瀵、視角開闊的模樣,用異常冷靜的筆調講述著一個個故事,並不動聲色地將人性的醜惡和殘忍展示在讀者的麵前。但在這樣不動聲色的平鋪直敘中卻發生著驚天動地的“由死向生”的輪回。在《現實一種》中,發生在血濃於水的親人之間的殘殺比比皆是,而對每一場殘酷的殺戮,餘華都異常冷靜地進行著描述。小說中,皮皮和堂弟玩耍,當他看到外麵雨停了之後,便想著出去玩。於是,皮皮抱著自己的堂弟,“費力地走到了屋外”。但是,皮皮覺得“越來越沉重”,並且覺得這種沉重感是源自於自己抱著的東西,也就是自己的堂弟。於是,他便鬆開了手,堂弟掉在了地上。這一摔,斷送了小堂弟的性命。但皮皮卻毫無感覺地“站了一會”,然後覺得口渴,便“轉身往屋裏走去”。當他感覺自己隻有一人時有些奇怪,之後出門一看,小堂弟正“舒展四肢仰躺在地上”。當他走近的時候才發現,堂弟已經被摔死了,鮮血從堂弟的腦袋裏流了出來。讀到這裏,我們便很容易想象到這是怎樣一幅殘酷的畫麵。但是,作者餘華卻寫到,鮮血“像一朵花似的”“慢吞吞”地開放著,甚至還寫到有螞蟻從四周爬了過去。而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皮皮看到堂弟慘死的一幕卻毫無感覺,站起來,“茫然”地向四周看著,最後竟然平靜地“走回屋中”,並且十分平靜地告訴自己的祖母:“弟弟睡著了。”說完之後,皮皮甚至還覺得很沒意思,坐在了小凳上。痛失親人,原本是令人肝腸寸斷的事情,但在敘述皮皮眼見小堂弟慘死的整個過程的時候,餘華卻沒有夾雜絲毫的情感。沒有同情,沒有呼天搶地,有的隻是異常的平靜。但在這樣平靜的描寫之中,讀者們卻感覺到深深的絕望,看到了小說中親人之間的冷漠。
而且,在小說《現實一種》中,對於不同的“由死向生”的故事,作者餘華還進行了不同的處理。除了上文提到了皮皮和小堂弟之間的“由死向生”的故事,在小說的最後一部分,還描寫了發生在成年人之間的“由死向生”的故事。在小說的結尾部分,山崗被槍決後,醫生們便開始按照自己的實際需要,解剖山崗的屍體。在這一情節中,餘華寫到一個細節,一個-_,直沒機會解剖的泌尿科醫生因為無法靠近屍體,十分著急,生怕別人搶了自己需要的東西。於是他便告訴其他醫生,不要把山崗的睾丸給弄壞了。通過對這個小細節的描寫,充分展示出人性之惡以及貪婪醜陋的一麵。最終,山崗的屍體被這群醫生徹底肢解,並鋪在了所有人的麵前。整個過程,作者餘華沒有發表任何評價,隻是冷靜地敘述。但從中我們卻可以深深地體會到人性之惡。而最終,山崗的器官被用於移植,睾丸被移植到了一個年輕人身上,這個年輕人很快就結了婚且生了一個十分壯實的兒子,也充分體現出餘華“由死向生”的生命輪回觀點。這一部分和小說開始描寫的孩子身上的人性之惡不同,通過對一群成年醫生毫無感情的、麻木的肢解山崗屍體的描寫,充分表達出餘華對人性中的“獸性”以及“動物性”的毫不留情的批判與揭露。
二、生死之間的先鋒實驗精神
(一)巨大視覺衝擊下的生死輪回
在小說《現實一種》中,作者餘華利用大量的直觀視覺描寫,融入自己的先鋒實驗精神,帶給讀者極大的衝擊。在小說的一開始,餘華便首先為大家描繪出一幅清晨下雨天的畫麵,並且通過對下雨的描寫,十分自然地引出山崗和山峰兄弟兩人對往事的回憶。而在小說中也隨處可見對各種各樣不同角度的視覺場景的描寫。如上文提到了皮皮看到自己小堂弟慘死的場麵,即是從視覺角度的直觀描寫。如對小說中人物的日常生活場景的描寫,山崗在每天早飯的前後,都會看著自己的妻子擦桌子。
然後山峰便會回頭看嫂子擦桌子的手,接著看著山崗說,雨下了好久。還有一些視覺描寫是為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如山峰在殺死皮皮之前,通過皮皮的眼睛,讀者們便可以看到山峰那血紅的眼睛,充分說明山峰當時已經接近了瘋狂。於是,通過視覺角度的各種描寫,讀者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小說中親人之間的冷漠和殘酷、隔膜以及相互殘殺等多個不同的場景。而讀者也可以跟隨作者的視覺描寫看到人性之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