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哩個當,當哩個當,想入我的黨,先入你的襠,有了你的檔,才有我的黨,當哩個當,當哩個當。”
當時聽見的人都在笑,可因為楊有才年齡大,輩分高,又是書記,大家也不好說什麼,就那麼過去了。
後來這種話不知被誰傳了出去,又恰好被上觀村小學的民辦教師李愛青(本文最前麵提到的)聽到了。
那時的李愛青正想著入黨上進,不為別的,就想著入黨之後,大小弄個官當當,總比當老百姓強,也好為國為民出點力。
正在李愛青不知如何下手的時候,一聽這話,心中大喜,招惹男人,讓男人神魂顛倒,魂飛魄散是她的強項,況且楊有才是上觀村的支部書記,除了入黨之外,說不上對她當個校長副校長也會有幫助,豈能放過?於是就想方設法接近楊有才。
說起李愛青,那在上觀村也是名人,知名人士,知名度不在孟功科之下,隻不過她的這種名氣是以招惹男人,到處獻愛心而出名的罷了。
在上觀村甚至中觀鎮,隻要誰能給她提供她所想要的好處,不管老的少的,俊的醜的,都可以成為她的知己好友,床上伴侶。
時間久了,大家給她起了一個比較形象的外號叫“李愛情”,說隻有她懂得什麼叫愛,知道什麼叫情。
對於李愛青為何如此,除了她天生的本性之外,這也和她所處的環境,以及當初喜歡唱戲是分不開的。
李愛青是中觀鎮李家村人,父母都是當地的普普通通的農民,雖然沒有多少文化,卻都喜歡聽戲。
聽著聽著,自己也就學著唱了起來了。久而久之,就成了村子裏的業餘文藝骨幹。農閑季節,婚喪嫁娶,常被邀請去唱上幾段,以供大家娛樂。
耳聞目染,李愛青繼承了父母的優良傳統和革命意誌,打小也喜歡看戲,喜歡唱戲,而且是越來越喜歡,越來越著迷。周圍村子隻要是唱戲,她每場必到,場場不拉。
隨著年齡的增長,李愛青就有了當戲曲演員的想法。
可自己一個農民,長相一般,又缺乏天資,又沒有能幫上忙的親戚朋友,僅僅依靠喜歡,僅僅依靠興趣就可以當上演員,就可以唱戲,隻怕是不可能的事。
可這並沒有難倒李愛青,戲看多了,知道的東西也就多了,所以她的思想要比同齡的人成熟得多。
人生如戲,人間的許多悲歡離合,生生死死,人與人之間的陰暗狡詐,相互妥協、相互交換的道理她是很明白的。
她更明白,雖然她沒有很漂亮的外表,也缺乏藝術天資,更沒有後台背景,但她有天生的資本,每一個女人都有的天生資本。盡管她的資本不是很惹眼,但隻要合理利用,和那些明星歌星又有什麼區別呢?況且男人喜歡女人,並不一定非要很漂亮的,風情風韻也許更重要,而自己身上卻正好具備這樣的條件。
在做了很好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考量之後,李愛青自信滿滿,在等待著機會,等待著時機的到來。
這一年,中觀鎮糧食大豐收,為了慶祝豐年,過春節期間,鎮政府特意請來了縣劇團在中觀鎮唱大戲。
李愛青知道這個消息後,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因為縣劇團是國營文藝機構,以前到他們中觀鎮招收過演員。
在看戲之餘,李愛青到劇團領導和演員駐地進行了細致地觀察和了解,當了解到劇團的團長叫王國榮,以前也是個演員,並且一個人單獨住一個房間時,李愛青就有了主意。
一天晚上,李愛青把自己刻意修飾打扮了一番,看完戲後,並沒有回家,而是躲在距離劇團團長王國榮住處不遠的地方,觀察著王團長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