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不甘寂寞(二)(2 / 2)

於是兩個道觀不約而同地廣撒英雄帖,大張旗鼓地開始了招募人才的行動。

人才設定條件,除了有文化有知識,聰明能幹之外,相貌也很重要,這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在滿足上麵條件的前提下,兩個寺院都采用了人盡其才,不用完人,隻求能人,隻要有一技之長,都可得到重用的用人思想。並采取許多措施,能拉則拉,能騙則騙,隻要是人才,就可以不拘一格進行錄用。

一時間,慶元寺招攬了不少的有知識,有文化,有才能,長相英俊的道士。而興善寺也不甘落後,費盡心機招攬了許多如花似玉,美麗動人,有才有學的道姑。

有了俊男靚女的道觀也就更引人注目了,人來人往,擁擠不動,經濟效益也隨之直線上升,道士道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也隨之水漲船高。

當然,隨著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豐富和提高,道姑和道士們到“望月譚”去的次數也更多了,畢竟不是所有的出家人都能堅守寺規戒律。

盡管道姑道士人人知道相互之間不能親近,可有些人就是無法管住自己的雙腿,常常不由自己地來到潭邊,望著對麵,希望著能看到點什麼,希望有所收獲。

其實仔細想想也很正常,道士道姑也是正常的人,身上那個零件都不少,就算神仙能管住他們的思想,可也管不住他們的身體呀。

況且世間男女,惟出家人最複雜,為何這樣說?

那是因為出家人最閑呀,盡管實行了現代企業管理製度,可道觀必定不是工廠,他們不需要參加具體的體力勞動,不需要創造價值,他們的核心工作就是如何以神的名義,讓人們心甘情願的把錢掏出來,做無償的奉獻,耍嘴皮子就是這些出家人工作的主要內容,所以相對要清閑很多。

清閑的道士道姑們吃飽喝足之後,住在高堂大殿之中,好床好鋪睡著,又無俗事煩心,沒有什麼好尋思的,神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胡思亂想便就成了常態。

而俗人卻完全不同,縱然你是高官、老板,生活富足,錦衣玉食,前呼後擁,頤指氣使,不可一世,可為了得到和維持這些物質的東西,不知一日有多少閑事煩事鬧心。夜間還掛心著自己金錢和地位,思前想後,費盡心思,到二更三更才睡,縱是妻妾成群,帥哥滿屋,能夠熱血沸騰,激情澎湃,做許多很有趣味之事,可又能有多少精力呢?

平民老百姓就更不如意了,整日辛苦掙紮,起五更,睡半夜,晚上未上床,先要想一想明日幹什麼,吃什麼,縱然妻子長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又能折騰幾次?草草了事,也無多大趣味。

俗人與出家人相比較,便輸在了閑靜這一點上。出家人閑靜,又無煩心事,專於胡思亂想,所以很複雜。

所以,伴隨著道觀的興旺,伴隨著道士道姑物質文化生活的提高,道觀的秩序就淩亂起來了,道姑道士的思想更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