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四章:修複白帆號(1 / 2)

眨眼間,半年的時間一晃而過。在這段時間裏,銅山鑄對古帆的教育漸漸放鬆,不再像之前那樣拚命填鴨,一個人的記憶總是有限的,僅僅是知識的話,想要通過死記硬背記住並不是那麼困難的事情,而真正必須要做的是融會貫通。銅山鑄顯然非常明白這一點,在這半年時間裏,為古帆打了一個堅實的基礎,然後就開始把一些自己摸索出來的訣竅和經驗教給古帆,這樣的教學方法就像是從頂部和底部一起蓋房子,把地基打好了,把頂瓦也蓋好了,就剩下中間留給了古帆自己。

而這中間的一切,銅山鑄也沒有忽略,他使用的方法就是讓古帆自己去實踐,在他認為古帆的基礎知識已經足夠時,終於允許古帆接觸白帆號的修複工作了。

時隔小半年,終於可以從小黑屋裏麵走出來的古帆,再看到白帆號時,有一種羞愧欲死,一頭撞死在地上的感覺。

那段時間,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他不在時,古峰和束翮按照設計圖已經搭建了一半的白帆號全部拆除了。沒有了古帆獨特的“飛船設計數據庫”,兩個人雖然也能以古帆的身份去尋找零件,但是速度卻慢了很多,銅山鑄雖然整天在這邊混跡,其他的亞人實驗助手卻隻能偶爾過來幫忙,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兩個人做的,古峰和束翮兩個人一直在零件倉庫裏麵測量各種零件,古峰還不必說,束翮的專業知識和水平硬生生提升了一個台階。

看到古帆拆除他們努力半年的成果,古峰和束翮的表情簡直就像是要哭出來了,但是古帆的表情更難看,他一邊道歉說:“抱歉,抱歉,我的設計圖有問題。”一邊在心中怒吼:“尼瑪,這就是我之前的設計,為什麼我之前會這樣設計,為什麼!太醜陋了,太丟人了!”

其實當初古帆設計的白帆號從外表上看一點也不醜,甚至古帆還用自己僅有的一點點審美觀把自己的設計圖美化了一下,添加了一些裝飾性的零件,當時還沾沾自喜了半天,但是此時此刻,卻是發現之前的自己,到底設計了多麼醜陋的東西。

文人能夠從文字之間發現行文之美,建築師能夠從設計圖上看到設計之美,程序員能夠從代碼行中看到邏輯之美,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獨特的審美觀。在飛船設計這個行業,即便是外觀看起來再醜陋,設計師們都能夠讓自己的同行狂讚美麗,因為飛船設計師們所奉行的是內部結構的堅固、緊湊和流暢,以及獨特的工業設計之美,這種美麗是非飛船設計專業的人所不能了解的,已經超脫了普通的審美觀,成為“風格”的東西。

譬如說古帆所見到過的銅釵號,這艘飛船的外觀,若是以普通的審美觀看起來,隻能說是醜陋不堪,銅色的一個大圓柱子罷了,而且還是兩截不同粗細的圓柱子焊接在一起的,但是這艘飛船整體卻有著一種難言的氣質,每一個細節都很普通,結合在一起卻美輪美奐。

相比之下,風格華麗的格列匕首七號卻顯得惡俗了,兩者之間存在一種境界的升華,對外表的追求沉澱之後,就會變得樸實而追求實用,在這個過程中,盡最大可能,不多不少的“美麗元素”最讓人心動。

而以現在的古帆看來,原來的白帆號雖然外觀上看起來隻是普通的帆船——這個經典的造型已經不知道被多少飛船用過了,而且並沒有多餘的裝飾,但是飛船的設計卻是上乘之作,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當年的任不慳等人才會集體采購白帆號這艘飛船作為科考飛船,大概是在他們的眼中,白帆號有著其他飛船所沒有的美麗。

而古帆對白帆號的修複方案,卻是醜陋不堪——冗餘,淩亂,東拚西湊,現在看來,幾乎不忍目睹。

古帆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重新完善設計圖,隻是他畢竟是年輕人,不可能太沉得住氣,飛船的設計依然向外形黨發展,進行了很多細節的裝飾性設計,不過這些設計都是實用與美觀兼顧的,倒是很像格列匕首七號的設計風格,華麗而多變。

因為對格列匕首七號尾部的一主四輔五個推進器的特殊運動軌跡很感興趣也很喜歡,古帆在白帆號的尾部也模擬了這種設計,白帆號尾部的推進器本是一主兩副,但是古帆又添加了兩對更細小的推進器,這兩個推進器本身的推力較小,可以通過附加在龍骨上的支撐結構來支持,並不一定非要在龍骨上,這樣就成了一主六副,或者說一主二副四輔助一共七個推進器。古帆所添加的那四個輔助推進器,都是可以通過延長裝置伸出來,和格列匕首七號尾部的那四個副推進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從背麵看,飛船的推進器排列就像是V字形,飛船的主推進器在下部,而兩個副推進器在上部,中間排列著四個輔助推進器,而那兩對輔助推進器可以通過機械裝置改變位置,伸出、展開、滑動都可以做到,這種設計非常精巧,能夠做出來的動作非常多,但是這也決定了,這艘飛船也有著獨有的各種駕駛技巧,不會這種駕駛技巧的人,也隻能使用最基本的駕駛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