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羅南兩個方向(1 / 3)

不論怎麼樣的大戰,在戰鬥結束之後,最終剩下的,除了亢奮難平的心情,就隻有一片狼藉了。雖然星盜星爆炸,大部分的戰利品已經被損毀,但是眾人卻也沒有空手而回,古帆駕駛著白帆號在四周的星域飛了一圈,利用思維波和“回憶”的能力,把爆炸之後還完好無損的零件都甄別了出來,發了各船隊一個零件備用檔,然後接下來的一天時間裏,大家都在玩“搶零件”的遊戲,這些船長們為了一個零件破口大罵,約架的都大有人在。

當然,車前子號的零件古帆也沒忘記留出來,雖然不多,卻也算是收獲頗豐了。

此時的車前子號眾人和白箭飛都回到了白帆號上,作為一名船長,羅南到了船上之後,第一時間就開始翻看白帆號的數據記錄,戰鬥之中,從外麵看並不能看出來有什麼差別,但是直接看飛船的數據記錄,羅南卻是看的目瞪口呆。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當時遠距離看探測器轉播的投影,白帆號和南十字星號的戰鬥,打得砰砰乓乓,很是熱鬧,到了最後,白帆號的華麗大招,威力超群。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也不過是如此罷了,其中的奧妙和凶險,是旁觀者所無法體驗的。

但是此時,翻開了飛船的記錄,這一切完全以數據的形式呈現在眼前時,羅南才知道橫亙在白帆號、南十字星號和自己之間的鴻溝有多麼巨大。

如果當初他堅決不肯離開白帆號,要和古峰和古帆兩人並肩作戰,怕是白帆號就非輸不可了。

在白帆號的記錄之中,特別是幾次“反重力逆變”的過程中,白帆號本身其實也承擔了非常大的衝力,因為那種恐怖的數據,造成了白帆號的陀螺儀突然失靈了好多次,如果以他的身體強度,怕是在一瞬間就被壓成了肉餅了。

看來不論是做什麼,都必須以強悍的肉體為基礎啊,而作為一名普通黃族人,自己該如何提高呢?

羅南情不自禁地斜了斜眼,看向了古帆,古帆這家夥也是黃族人吧,他是怎麼做到的?

有些時候,羅南還真是想不起古帆其實也是黃族人。

人力有時盡,對黃族人來說,基因上的限製,讓他們的體力達到E3級別就已經是盡頭,但是事實上,黃族人能夠達到E5以上,穿上戰甲的大有人在。

隻要能夠穿上戰甲,肉體就不再是限製人類的瓶頸了。可是即便強大如古帆和古峰,在肉體上,也沒有達到E5的程度。

對人類中的絕大多數來說,基因的限製就像是一把鎖,橫亙在他們的前行路途之上。但是卻有很多的人,卻可以無視這把鎖,突破基因和人種上的桎梏,超越他們的體力極限。毫無疑問,古帆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這種突破,卻很難找到明顯的規律,無法百分百成功,每一個突破這道桎梏的人,訓練隻是積累的量變,真正達到質變,卻也要有自己的契機,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機緣,有自己獨特的方式,換句話說,每個人的技能樹都有所不同。

古峰還好說一些,僅僅是憑借銅族人自己的成長,就可以達到E6級以上的體力,若是身體條件好,達到E7、E8也並非不可能,畢竟銅族人的平均體力是E6,平均值向來有很大的浮動。現在的古峰還是一個孩子,時間就是他最大的朋友,隨著他的年齡增長,實力自然還會繼續變強。

而古帆卻有著非常明顯的特點,那就是思維波。擁有思維波外放的能力,他以思維波強化自身的肉體,而肉體的強化又可以回頭增幅和強化思維波,兩種力量齊頭並進,共同提升,算得上是一種內外兼修,智體雙全的方式。

但是,無論哪一種,都沒有可以摸得到的規律,羅南也不能夠借鑒。

在現在人類之中,有幾個突破基因桎梏的可能方式,被人所廣為流傳。

其一是自主進化,他們認為人類已經可以適應大部分的宇宙環境,真空之中可以短時間生存,零下二百度或者零上數千度的高溫,也可以暫時忍受。人類的進化,已經不再取決於環境,而是一種自主進化,當人類有某個方麵的需求時,就會在這個方麵產生進化。自主進化脫胎於用進廢退說,後來自然選擇成為了當時主流的理念。但是人類卻發現,自然選擇並不能完全解釋自然界的一切。而人類進入宇宙,體內的基因由雙螺旋結構轉變為網狀結構之後,自主進化學說就已經成為主流。基因會限製人類的發揮不錯,但是人類卻可以通過某種方式,掙脫基因的限製,這就是進化。人類世界的這麼多的種族,都是這樣進化來的,即便是銅族人,幾萬年前的銅族人,也沒有現在的銅族人那麼強大。

其二是力場說,靈魂對人類來說,是一種格外神奇的存在,人類觸摸不到靈魂的本質,卻可以感受到流淌在體內的力場,人類的肉體本身總有極限,但是力場卻沒有極限。正如同構造成力場金屬的原子依然是那些簡單的元素,但是因為擁有了內部力場,就擁有了遠超物質極限的強度。人類的身體也是如此。每個人身體內流淌的力場都有所不同,正如同每個力場金屬內部的力場也有所不同。尋找到體內力場更好的排列方式,改變它,就可以強化自身。自主進化學說的基礎是各大種族的進化過程,而立場說的基礎卻是流傳在宇宙之中的各個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