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4修城(1)(2 / 2)

早晨的生意是最為火爆的時候,每天的這個時候,就都會有人奔著第一樓灌湯包子而來。灌湯包子物美價廉,普通百姓人家都能吃的起,所以也很受歡迎。為此,第一樓的大掌櫃李平還專門擴收了好多學徒,就是為了做包子,以求達到供求關係的平衡。

進入第一樓,夏伯龍牽著趙構的手,走到櫃台的時候,對李平說道:“掌櫃的,樓上貴賓席還有空餘的嗎?”

李平看見是夏伯龍到了,歡喜地說道:“大官人,您來了啊?快請樓上走,還是老位置,一直給大官人留著呢。”

夏伯龍見李平很是忙碌,便說道:“李掌櫃,你忙你的,我自己到樓上便是,給我弄四籠包子來,再弄點稀飯,和一些鹹菜。”

說完之後,夏伯龍便上樓去了。

用過早飯後,夏伯龍和趙構便坐著馬車,徑直朝陳橋驛而去。

宋江等梁山一夥降軍都暫時駐紮在陳橋驛,夏伯龍便是想帶趙構去見見這些個武藝高強的梁山好漢,順便也想和梁山上的人套套近乎。

陳橋驛,位於河南省新鄉市封丘縣東南部。

陳橋始建於五代,後晉時已有其村,相傳,有一小橋失修,陳姓捐資修複,故名陳橋。後周時,設驛站,名陳橋驛。

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舉行兵變,“黃袍加身”,開創了宋朝,史稱北宋,定都開封。陳橋列為宋史卷首,遂永載史冊,名揚中外。北宋京城開封曾設“陳橋門”,陳橋也成為了北通燕趙的咽喉。

從開封向北,有兩條重要道路,一條是開封、陳橋、長垣、澶州、大名、河間至雄州,謂之東路;一條是開封、陳橋、滑州、相州、洛州、深州至雄州,謂之西路,均可達到遼國的南京(今北京)。

由此可知陳橋是東西兩路的彙合點,宋遼政治、軍事頻繁交往的必由之路。當時,陳橋驛擔負著北宋朝廷大量的政令、軍事情報傳遞任務及負責迎送和安排過往官員的住宿。隨著往來客人日益增多,促進了該鎮商業貿易的發展,市場貿易日趨興旺。

陳橋驛離京師不算太遠,但也不近,坐著馬車都要跑上半天。

從早晨到中午,張俊架著馬車一路狂奔,在正午過後一個小時,才到了陳橋驛。

午後的陳橋驛,顯得很是幽靜,除了一些商販之外,很少看到有路人經過這裏,與以往熱鬧非凡的情景大相徑庭。其實,並不是因為陳橋驛衰落了,而是因為周圍的人都知道了梁山一夥駐紮在陳橋驛北郊,害怕會被搶掠,所以不敢露麵。膽子大的也就出來擺攤,不過,上天似乎不是很照顧他們,因為沒有行人,也就意味著今天他們沒有收入。

穿過陳橋驛,夏伯龍的馬車便到了北郊,遙遙看見了北郊的荒野上搭建著一個不算大的營寨。

“大官人,營寨就要到了。”張俊提示道。

夏伯龍“嗯”了一聲,掀開馬車的門簾看了一眼,隨即合上。他扭頭對坐在自己身邊的趙構說道:“趙構,你是陛下的兒子,就是當今的皇子。你可知道我為什麼要讓你來一次這裏嗎?”

“不是見識一下好漢,讓我從中吸取經驗嗎?”趙構問道。

夏伯龍嗬嗬笑道:“這是其一。你可知道駐紮在這裏的是什麼人嗎?”

趙構搖了搖頭,說道:“不知道。”

夏伯龍道:“他們是梁山賊寇,是我前一陣子剛剛收降的。”

“啊?原來他們是賊寇啊?師父你怎麼帶我來見賊寇啊?”趙構道。

夏伯龍道:“其實,他們也是被逼的。我帶你來見他們,還有一個目的。你不是想當將軍,帶兵打仗嗎?”

趙構點了點頭,說道:“是啊,這和他們有什麼關係?”

“關係大了。他們剛剛投降,對朝廷的心還不是很穩固。你要是想帶兵打仗的話,就一定要有一支親隨部隊。大宋的軍隊建製太過糟糕,你也不想你指揮的士兵從來沒有見過你吧?到時候上戰場了,他們都不認識你是誰,你說你還指揮的動誰啊?”夏伯龍道。

趙構道:“對啊,我怎麼沒有想起這茬來?不過這也不能怪太祖皇帝啊,他也是怕那些個將軍們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