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時未徽州武會開始,徽州武會不止是比武,有小當家為首的廚藝大比拚,有阮明山為首的劃船比賽,有劉書生為首的書法比賽,還有馬佳秀蓮的聲樂比賽,戚忠明為首的醫術比賽。
占城的黎木,寮國的發昂昂,高棉達高竹,騰越的鹽成,滿刺加的鄭刺拿,爪哇國的鮑爾,路宋的阿諾海,渤泥的泥沙沙他們由於在這麼冷的環境不適應,所以他們的武功都敗在了朝鮮火雲劍派的全智剛和金娜娜的手裏。南海的朋友們並不在意失敗,就像鄭刺拿說:我們其實是重在參與。
阮明山,流水,千帆,李天甲,王龍,馬虎,張朝,趙汗等人在黃山冰冷的溪流中,用獨木筏劃行,最後阮明山很輕鬆的取得了勝利。因為阮明山是水泊梁山人稱“立地太歲”阮小二的後人,阮小二的劃船和水上功夫並不比水泊梁山人稱“浪裏白條”的差。所以阮明山也實實在在的繼承了他的祖先的優勢。
小當家和陳心月,脫木花,陶盈盈,上官紅英,花紫等人在黃山的花山謎窟裏開火做菜,他們都在做自己最拿手的菜,這裏有許多的食材,有四大海味,八大珍鮑魚,魚翅,魚肚,海參,猩唇,駝峰,猴頭,熊掌,燕窩等等。最後雖然是小當家勝出但是眾人的菜都各俱特色。
陶盈盈的羊背子做出了比方草原的味道,上官紅英的徽菜做的也特別的到位,花紫的川菜麻辣泡椒味很到位,脫木花的尼西燉肉和火腿做的很香,還有其他人做的蔥油海參,文思豆腐,荔枝肉等。陳心月做了一盤大盤雞,得到了眾人的一致好評。
小當家的菜無論從刀工還是火候,味道,最後到裝盤都發揮到極致。小當家還說:我做的菜就是中國的味道,也是媽媽的味道。
劉書生,張清風,宋子劍,李衛山,王猛山,甘楓,和平旺,達秀生等人在書法的比賽中各俱筆鋒。劉書生的草書草如龍,張清風的行書行如武當太極拳法,宋子劍的楷書一筆一劃傲骨挺拔如華山,李衛山的草書介乎於行書之間,王猛山的行書如同他本人但似黃山迎客鬆天下獨一,甘楓的楷書似有當年王羲之的蘭亭,和平旺的漢子馬馬虎虎,達秀生的行書有當年顏真卿的祭侄之書。最後劉書生勝出,因為他的字的確寫的很好,就算是江南的四大才子唐伯虎和文征明他也能上去比劃兩筆。
馬佳秀蓮,維薩,鐵藝,秦華華,阿薩蘭等人,對各種樂器的使用極佳。馬佳秀蓮的笛聲有當年東邪黃藥師的碧海潮音曲,維薩的多赫拉鼓擊出了佛祖的心聲,鐵藝的蕭吹動了所有的人,在鐵藝的心裏天機上人永遠是他最難忘的人。秦華華雖然是點蒼的掌門但是他對金石之音的造詣很深,阿薩蘭的胡琴彈得有西域波斯的風格。
戚忠明,畢道迎,佛海大師,鐵樹林等人比賽醫術,最後戚忠明勝出。李神醫的《百草經》裏麵雖然記載了大量的草藥,但是裏麵也記載了針灸,推拿,拔罐,氣功,食療等一係列的養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