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社會角色的變換 (4)(1 / 2)

但因為父親如此地對待家庭,才使得她從小就有一種對成年男子的渴望,渴望能得到保護,渴望能得到父親一樣的關懷和愛。現在的丈夫對她確是百依百順,但她總覺得她和他的年齡相當,他給她的愛,總是少了一種父親般的愛護。於是,25歲那年,在她的工作中,闖進一位高大,很有男子風度的40歲的男人。他深沉,像一本深奧的書,吸引著她去讀懂它,而且一拿起那本書,就再也不願放下。她也深知這樣下去會兩敗俱傷,但她在他眼裏,她就像他的女兒,他縱容她,嬌寵她,很快,他們之間就已經到了難舍難分的地步。但是,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她不願為了他和她丈夫離婚,因為她深知,她和他畢竟由於性格不同,在以後的長久相處中肯定會合不來;而他也不願和他相處十幾年的妻子離婚,因為他也知道,她不是那種循規蹈矩、安心在家伺候丈夫的女人,所以他們約好就這樣太平地過下去,他們誰也不願傷害自己的家庭。但他們為彼此牽掛而感到幸福。一年以後,他們在外租了一套房子,彼此見麵的時間也就更多了,她一直都想有一個她和他的孩子,但她知道,這個想法太天真,太不現實。雖然他們彼此對對方都沒有任何的承諾,但他們覺得生活得很充實。直到現在,他們在一起已經五年半了,但他們的秘密一直沒有被雙方的家庭懷疑。有時候,她想,他們這樣下去,真不知以後該怎麼收場,要我離開他,這對我來說,太殘酷了。有時他也說,他已四十出頭了,沒有想到,他的生活中會闖進二個她,有了她,他感到很滿足。

她的婚外戀情是不會輕易結束的,或許她是一隻迷途的羔羊,她真的想不出今後的結果如何,但她還希望能保持這種關係,即使離婚也不願離開父親般的情人。

女主人公不僅是一種“迷途的羔羊”,恰恰相反,是很知道自己要得到什麼,以及自己在做著什麼的。如此難以應付的外遇關係,被她和她的情人演繹得如此熱烈,相對的平靜能夠持續到何時,對家庭的影響有多大,他/她們各自對配偶的愛又有多深,隻有天知道。

在家庭生活中無法得到情感的滿足,對另外的男人產生一種極接近戀愛的心情,成為精神的補償,他們相處得很曖昧,卻無明確的情人關係。這樣女人原有家庭主婦的功能便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她再也不是專一的妻子的角色,多元化的身份給女人帶來心理壓力,同樣在心靈上多少留下創傷。

4.角色的調整

婚後男女的角色改變了,不再是無憂無慮的男女之間的情人角色,二人合組的家庭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單細胞,而是承擔著家庭責任、教育子女責任、社會責任等等。

女性也由原來單一的角色轉變為人妻、人母、人媳等多種角色,也就是說承擔著多種功能。因此社會要求於婚後男女的遠多於單身的男女。

當我們談到這點,不得不談到婚後男女應恪守的道德。當然社會之大無奇不有,各種婚外情衝擊著各個家庭細胞的事例實在不算少。為了穩定家庭這個弱小的社會細胞,人們有必要,對外遇中女性與男性的區別進行研究,尋求杜絕的方法。

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末中國,有關“第三者”與“第二者”的爭論,是關於外遇觀念一次重要的研討。在那次爭論中,明確地提出了配偶不一定是“第二者”,外遇對象也不一定是“第三者”的觀點。也正是從那時開始,人們不再輕易地對外遇一律痛罵,而開始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這其實是人道主義、人本主義理想的勝利,說明我們超越了對一個聲音惟命是從的時代。

同樣,外遇傷害了配偶的感情,一直是一個受到社會普遍認同的觀點。有目共睹的事實是,配偶一方有外遇時,另一方則會很痛苦。這在女性身上尤為明顯,也正因如此,為我們後麵的思考留下了空間。我們不難發現,外遇令配偶痛苦的根源在於: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在感情或肉體上背叛了自己。而“背叛”是一種私有觀念的產物,隻有當認為配偶的感情或肉體是自己的私人財產時,才會因這種“背叛”感到傷痛。嫉妒亦是很重要的原因,而嫉妒同樣出於占有欲,是人類的一種低級情感。隨著文明的進展,對不同的外遇應進行具體的分析,於是婚外情在某些人那裏成為令人同情的。在此我們不說誰對誰錯,隻想用事實讓讀者去評判,因為讀者是最好的法官。